11月26日,《柳叶刀》(Lancet)杂志在线刊发了10个常见癌种的全球生存监测最新数据。我们有幸请到了该论文的作者之一来自我国国家癌症中心全国肿瘤防治研究办公室的陈万青教授对结果进行解读,陈教授表示,人群恶性肿瘤的生存监测数据是反映一个地区肿瘤负担以及评价医疗资源和防治水平的重要信息,在癌症监测中与发病率和死亡率同样重要。 CONCORD发布全球癌症生存监测最新报告大数据丈量癌症防治差距 研究者对收集到的全球67个国家和地区的279个人群为基础的肿瘤登记处1995-2009年超过250
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形同虚设 安全教育岂能打打勾了事? 2014年4月24日晚,云南玉溪市通海县7名六年级小学生自行结伴到杞麓湖水域玩耍,不幸意外溺水,仅一人生还。6名花季少年不幸殒命令人叹息。 3月最后一周的星期一是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记者随机采访了北京、上海、杭州等地多位小学生及家长,竟然无人知晓有这样一个日子。这不禁让人产生疑问,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是否普及?学校和家庭对学生的安全教育是否到位? 6条鲜活生命无声消逝 据云南通海县方面初步调查,此次事件涉及的7个孩子均为
12月15日的世界强化免疫日快到了,这个节日是1988年第41届世界卫生组织大会确定的,是为了补充及完善常规免疫治疗而采取的措施。家有宝贝的父母,别忘了给孩子强化免疫哦! 什么是强化免疫 说起免疫这个词,人人都知道,但又不甚了解。其实免疫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从而破坏和排斥进入人体的抗原物质,或人体本身所产生的损伤细胞和肿瘤细胞等,以维持人体的健康,抵抗或防止微生物或寄生物的感染或其他所不希望的生物侵入。 河南省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副主任护师郭淑慧
医护人员为新生儿进行检查护士向家长讲解接种相关知识 受访专家:何莉 甘肃省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副主任医师。擅长儿科神经系统疾病诊治、新生儿窒息复苏、新生儿危急重症急救、新生儿早期干预及智力测评。对各种高危儿及新生儿疾病的康复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12月15日是世界强化免疫日(World Strengthened immunity Day)。所谓免疫,就是通过接种疫苗这种对疾病有预防作用的生物制剂,从而达到预防和控制一些容易感染的疾病的目的。 甘肃省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副主任医师何莉谈道
国际癌症研究中心2004年的研究显示,中国的疾病谱已向营养相关性慢性病(如2型糖尿病、癌症和心血管病)转变。孙燕院士曾指出,我国癌症的现状是:发展中国家常见的肿瘤仍存在而发达国家的常见肿瘤已逐渐增多的双重负担时期,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仍在不断增高。而国际抗癌联盟发布的报告显示,若戒烟、节食、限制饮酒、有规律地锻炼和接种针对致癌感染的疫苗,约40%的癌症可被预防。 2月4日是世界癌症日,值此提醒全科医生教育患者及大众进一步了解和认识癌症,改变生活方式,积极预防癌症。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人
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心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列为四种最主要的非传染性疾病(NCD)。吸烟、过度饮酒、不健康饮食和缺乏体育锻炼是NCD最主要的四个患病诱因。 2011年9月,在美国纽约召开的联合国非传染性疾病峰会(UN NCD Summit)上,世界卫生组织(WHO)总干事陈冯富珍博士指出,非传染性疾病从两个方面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造成了冲击。一方面,每年使国家蒙受亿万美元的损失;另一方面,使数以百万计的人民生活水平跌落到贫困线以下。峰会上,联合国各成员国一致决定将NCD的防控
2013年世界癌症日的主题是:你了解癌症吗?据此前发布的《2012中国肿瘤登记年报》显示,恶性肿瘤已上升至大城市居民死因第1位。早发现、早治疗肿瘤疾病迫在眉睫。为此,1月23日,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院长郭小毛与该院胰腺肝胆外科副主任医师龙江,就如何预防5种常见恶性肿瘤进行了通俗易懂的讲解。 胃癌 呼气有酸臭 及时做胃镜 胃癌早期会有不同程度的消化道或胃部症状,如上腹部不适、隐痛、饱胀感、乏力等。 老刘工作繁忙,吃饭也没准点。去年年底,他总感到肚子隐隐作痛,食欲也逐日减退。
目前,癌症已成为威胁全球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本周,第十八届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活动将在全国范围内展开,活动主题为科学抗癌,关爱生命,副题为饮食与癌症。 据了解,恶性肿瘤有三分之一是由膳食不当引起的,平衡膳食可以预防癌症的发生。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可见饮食在日常生活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现代人对饮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精细、高油脂、高能量的饮食摄入量过多,无形中增加了癌症发生的概率。如果膳食中各种食物的营养成分搭配恰当,就会有效阻止和延缓癌症发生的进程,反之则会促进癌
冬日的阳光朗照山坳,大寒后的强冷空气逼走了连日的雾霾,浙江省德清县金车山下的中国麻风第一村内,天蓝,树绿,空气明净。 2014年1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天是第61届世界防治麻风病日。1月22日,浙江省委、省政府、省委宣传部、省卫计委等部门的数十位领导专程到麻风村慰问,记者亦随同前往。 这已是记者第三次进麻风村了。 第一次到麻风村是入秋时节。德清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姚文忠向记者推荐,金车山下有个麻风村,麻风村里有个年轻的医疗团队,他们蛰居山坳,与外界隔绝,安心为麻风病人提供最佳的服务。 如
全国消除麻风病危害规划(2011-2020年) 麻风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传染病,目前在我国部分地区仍是一个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为有效控制麻风病的流行,消除麻风病的危害,切实保护人民健康,促进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根据当前我国麻风病流行和防治情况,特制定本规划。 一、防治现状 新中国成立后,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经过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专业人员的不懈努力,我国麻风病防治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60多年来,全国共免费查治麻风病患者约50万例,麻风病年发现率从195
全国消除麻风病危害规划实施方案(2012-2020年) 为加强我国消除麻风病危害工作,积极推进各地卫生部门贯彻落实《全国消除麻风病危害规划(2011-2020年)》,如期完成消除麻风病危害的目标和任务,结合我国麻风病防治工作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目标分解 (一)到2015年,全国麻风病患者数量较2010年减少20%,即控制在5300例以内。到2020年全国麻风病患者数量较2010年减少50%,即控制在3300例以内。 (二)到2015年,全国所有县(市)麻风病患病率控制在1/万
每年1月的最后一个星期日,是世界防治麻风病日。这是1954年由法国人发起,世界卫生组织确立的,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在这一天举行各种形式的活动,目的是调动社会各种力量来帮助麻风病人克服生活和工作上的困难,获得更多的权利。 1996年中国麻风日主题是:麻风防治是跨世纪的事业,基本消灭乃本世纪的目标 1997年中国麻风日主题是:让每个村庄的每个病人都得到关怀与治疗 1998年中国麻风日主题是: 麻风病与全社会 1999年中国麻风日主题是: 社会关怀-麻风康复者的希望 2000年中国麻风
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今日上午出席世界人权日纪念活动,他在致词时表示:权力使人腐化,绝对的权力使人绝对腐化,此话一出,台下与会民众传出一阵窃笑。 主办单位台文化部代部长洪孟启致词时说,文化部已着手整理白色恐怖时期史料,他引用德裔社会学家汉纳鄂兰(Hannah Arendt)集体责任的观念,指出有些事情虽然没有参加,但是仍有责任;洪孟启认为台当局应该要面对与承担集体责任,承担过去的错误跟罪过,透过史料的整理,让台湾民众知道过去的历史,让我们不再遭受到过去曾有的苦难。 受难者黄贤忠的黄新华在代表
12月10日是世界人权日。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当天发表致辞说,人权问题事关个体正义、社会稳定和全球进步。 潘基文在致辞中说,人权在任何时候都是我们所有人所拥有的:无论我们是谁,无论我们来自哪里;无论我们的阶层、意见和性取向是什么。这是一个事关个体正义、社会稳定和全球进步的问题。 他说,联合国保护人权,因为这是我们自豪的使命所在,又因为当人民享有权利的时候,经济蓬勃发展,各国和平共处。我们正在团结起来,应对侵犯人权行为,避免它们演变成为大规模暴行或战争罪行。 1948年12月10日,联合
外交部新闻发言人洪磊 12月10日是国际人权日,外交部新闻发言人洪磊在例行记者会上应询介绍了中方为改善国内人权状况所做努力以及在开展国际人权领域合作方面所做工作,表示中国人民享有各项人权水平不断提升,与各国一道倡导以公正、客观和非选择性的方式处理人权问题,反对将人权政治化和搞双重标准。 洪磊表示,中国高度重视促进和保护人权,始终将保障13亿人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放在首位,大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 洪磊说:中国稳步推进民主法治建设,认真落实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宪法原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