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中阳,肝脏移植研究所所长、教授,1984年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医学系,1998年获日本大学医学博士学位。中国现代临床肝移植创始人。 1994年5月主持完成首例原位肝脏移植手术,至今保持着中国肝脏移植患者手术后生存时间最长(10年)纪录。1998年组建东方器官移植研究所,成为全国最大、世界大型的肝脏移植中心,共完成各类肝移植800余例,仅2002年就完成肝脏移植手术近300例次,其中有四分之一来自海外(包括日本、韩国、东南亚、中东及港澳台等国家和地区)。2001年在北京组建武警总医院肝移植中心并担
邵新中,男,主任医师,教授,科副主任,硕士生导师。中华手外科学会委员,华北区手外科学组副组长,河北省医学会手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九三学社石家庄市副主任委员,第九届河北省政协委员,河北省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擅长断肢(指)再植,急症手外伤及关节损伤,拇甲瓣、第二足趾移植再造拇手指,多组神经移位治疗臂丛神经损伤;手部及上肢晚期功能重建;手部骨折及骨关节成型;各种手部先天畸形及瘢痕挛缩的矫形;显微外科修复四肢外伤合并血管、神经、肌肉损伤;四肢神经卡压及臂丛神经血管受压综合症等。 从事骨科、手外科工作以来
任国胜,男,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院长,留学回国人员。 1983年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留校后一直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普外科从事临床和基础研究工作。 1993年-1996年留学法国,主要从事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现任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内分泌乳腺外科学组委员,法国乳腺癌及乳腺病理学会会员,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副主编,中华外科杂志特约编辑等十多个学术兼职。 22年的临床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成绩突出。近5年承担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在内的各级纵向科研项目6项;
全志伟,男,硕士,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原副院长、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全国常委、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外科手术学组副组长、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普外科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器官移植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美国外科医生协会会员(F.A.C.S.)、美国外科年鉴(Annal of Surgery)中文版编委、《中国实用外科杂志》常务编委、《中华外科杂志》编委、《中华消化外科杂志》编委、《肝胆胰外科杂志
曲铁兵,男,副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北京市医疗卫生网咨询专家。 1982年毕业于首都医科大学医疗系。现任首都医科大学外科学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骨科副主任医师。担任中华医学会骨科专业学会北京市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手外科专业学会委员,中华医学会手外科专业学会华北地区学组秘书长,中华医学会显微外科专业学会委员,北京市医疗卫生网咨询专家,中欧骨科交流协会委员等。 主要从事人工关节外科和手外科的临床工作及实验研究。曾在第一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进修显微外科、手外科。近年来专门从事人工
漆松涛,男,主任医师。医疗特长:一直从事神经外科的临床和科研工作,对颅脑显微外科手术有很高的造诣,经手术治愈的病例遍布香港、澳门、台湾及美国、东南亚等,尤其对颅脑血管病及复杂高危疑难手术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从医历程:1959年4月生,江西宜丰人。大学毕业,获硕士、博士学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为广东省首届名医。现任广州南方医院神经外科、南方脑科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广东省神经外科学会副主任委员、全军神经外科学会常委、解放军新药评审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美国Werstern大
彭志海,男,主任医师,教授,副院长,博师生导师。我院副院长兼移植中心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华医学会外科学会委员、上海医学会普外科学会副主任委员、《肿瘤》副主编、《中华实验外科杂志》常务编委、《临床外科杂志》常务编委、《肝胆胰外科杂志》编委及国家自然基金评审专家。首批被国家人事部等部委列入百千万人才工程,是上海市卫生系统百名跨世纪优秀学科带头人。 主持并参加国家自然基金项目、上海市卫生系统百人计划项目、市科学技术发展基金项目、市中西部合作研究基金项目等十余项研究课题,在腹部大器
裴福兴,男,骨科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共党员,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卫生部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五一劳动奖章,奥运抗震救灾英模火炬手。1977年毕业于四川医学院医学系,1986年获硕士学位。1989年-1990年作为访问学者赴加拿大温哥华大学骨科工作一年半。1996-1997年作为访问学者赴美国哈佛大学麻省总医院骨科工作一年。师从人工关节泰斗Harris教授研修关节重建外科。1991至2001年任华西医科大学附一院副院长、临床医学院副院长。1998年起任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骨科主任至
庞琦,男,主任医师,教授,医学博士后,博士研究生导师。擅长颅内脑膜瘤、胶质瘤、垂体瘤和动脉瘤等疾病的诊治以及分子神经生物学研究,尤其是癫痫、帕金森病等功能神经外科疾病的诊治。 获丹麦王国Mogen Fox奖及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各1项,中国高校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参与课题获部省级奖5项。在研课题6项。发表论文约50篇,其中3 篇被SCI收录。主编著作2部,副主译1部。 1995年至2000年在丹麦获博士学位。2002年山东大学临床医学博士后出站。作为访问学者曾赴瑞典、美国等国家学习交流。
倪江东,男,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在读博士医学博士,现任骨科副主任,骨科创伤研究室主任,中南大学骨科研究所副所长。目前担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分会委员,中南六省手外科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湖南医学会骨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湖南省手外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湖南省康复医学会常务理事,湖南省修复重建外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湖南省显微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湖南省脊柱脊髓损伤专业委员会委员。湖南省各级医学会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的特约鉴定专家,国家级、省级课题评审专家。《中国创伤》等杂志的编委。 1984年8月
孟庆海,主任医师,青医附院终身医学专家,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导师,青医附院脑科医院首任院长,青岛市神经外科学分会名誉主任委员,黄岛院区神经外科名誉主任。曾获青岛市优秀临床医学专家和青岛市著名好医生等荣誉称号。1978年开始从事神经外科专业,多年来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手术技术娴熟,善于处理复杂、疑难及特殊病例。根据国外发展趋势和国内专业现状,将显微神经外科微创技术广泛应用于临床,提高了手术疗效。脑膜瘤、胶质瘤、垂体瘤、颅咽管瘤、听神经瘤、脑动脉瘤、脑动静脉畸形以及位于颅底、脑干、脑室、颈静脉孔区、脊
梅举 ,男,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心胸外科行政主任。现任中华医学会心胸血管外科分会委员,中国心血管外科医师分会委员,中国心血管外科医师分会瓣膜委员会副主委,上海市心胸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国际心血管外科协会亚洲分会会员。《中国循环杂志》编委、《中华全科医师杂志》编委、《中华外科杂志》特约编委。1994年毕业于第二军医大学,澳大利亚悉尼大学附属心血管中心高级访问学者。从事心胸外科专业28年,在国际上首先成功地开展了TCPC术治疗复杂先心病,在国际上创新性开展了超微创外科治疗房颤,是国内最早开展
毛向明,男,主任医师。医疗特长:长期致力于男性不育,性功能障碍及男性生殖器整形的临床和基础研究,全面地掌握泌尿外科及男科的常见疾病的诊疗技术,具有丰富的临床诊治经验;并致力于推广和开展男科学的临床诊疗工作,对性生理发育、性心理发展、性别角色社会化过程以及婚姻、家庭与性卫生、性健康等方面有较高的造诣。受到广大患者的青睐。从医历程:医学博士,现为博士研究生导师,从事泌尿外科及男科专业23年。1998年在北京大学男科中心进行专项进修学习。1987第一军医大学毕业后一直在第一军医大学(现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男,1962年11月生,中共党员。1985年毕业于天津医学院医疗系。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副院长。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创伤学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天津骨科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天津创伤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骨伤专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第一届委员;华裔骨科学会理事;中华骨科杂志编委;临床骨科杂志编委;中国骨与关节外科杂志常务编委。1995年到1999年先后赴韩国、日本、台湾等国家及地区做高级访问学者。发表文章数十篇,参加会议10多次,完成5项不同级别的
马瑞雪,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复旦大学儿科医院骨科主任。擅长:先天性髋脱位和马蹄内翻足的治疗,小儿骨科先天畸形、创伤、肿瘤、炎症及小儿骨科疑难杂症。 科研成果及论著: 1997年开始指导硕士研究生,多年来发表论文30余篇,以第一副主编出版《小儿髋关节外科》专著一部,曾获卫生部和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学术任职: 现任中华小儿外科学会骨科学组副组长、中华小儿外科杂志编委、亚太地区骨科学会小儿骨科学组成员等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