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毅,女,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首都医科大学风湿病学系主任。 第二军医大学研究生毕业获硕士学位,美国西北大学访问学者。曾在解放军总医院、海军总医院风湿科工作。 现任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风湿免疫科医师分会常务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骨与关节及风湿病分会委员、世界疼痛医师学会中国分会委员,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评审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科技支撑项目、中华医学奖、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首都医学发展专项的
郑劲平,男,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实验研究部主任,硕士导师,1994年至1996年在美国国立毒理研究中心进修。主要从事呼吸生理、肺功能及气道反应性,呼吸系病人的营养学研究。临床医疗专长于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肺部感染性疾病等。
周建英,女,现为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内科主任、肺部疾病诊疗中心主任,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分会委员、浙江省医学会呼吸病分会候任主委、浙江省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浙江大学呼吸病研究所副所长、《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等多本国内核心期刊审稿人。多次荣获中国医师奖、中国呼吸医师奖、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卫生系统抗击非典先进个人、浙江省优秀医师奖等称号。 周建英教授作为我省呼吸学科带头人,她带领的团队强调临床和研究并重,承担数十项国家、省部级重大科研专项,在
朱大龙,男,主任医师、教授、医学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1982年12月毕业于苏州医学院医疗系;1998年8月-1999年8月至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医院进修内分泌代谢专业,2006年7月博士毕业于南京医科大学内分泌代谢病专业。现任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大内科主任兼内分泌科主任;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会常务委员、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1型糖尿病学组副组长、江苏省糖尿病学分会主任委员、江苏省医学会常务理事;中华糖尿病杂志副总编、中国糖尿病杂志、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中国实用内科杂志、江苏医药、实用老年医学等杂志
朱理珉,科室名誉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医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国著名肝病专家,留美学者。现任中华医学会肝病分会常委,天津医学会肝病分会主任委员,《中华肝病杂志》、《中华传染病杂志》等杂志编委,美国肝病学会(AASLD)、欧洲肝病学会(EASL)和亚太肝病学会(APASL)委员。曾任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分会常委、天津市传染病医院院长。1966年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1992年至1994年赴美国南加洲大学医学院学习和从事肝病临床研究工作,师从于Doctor Reynos 教授(世界著
邹晓平,男,主任医师,教授,消化内科行政主任,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中华医学会消化学会委员,江苏医学会消化内镜学会主任委员,江苏医学会消化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消化分会常委。擅长于消化系疾病的内镜诊断和介入治疗,特别是超声内镜和ERCP技术居国内领先,迄今已完成超声内镜3500余例, ERCP 2000余例,在国内率先开展了管腔内超声(IDUS)、经PTCD途径支架置入术及内照射术、胰腺组织活检术、针状腹腔镜及内镜下胃折叠缝合术等。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50余篇,英文论文5篇。出版《上消化道超声内镜
左晓霞,女,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内科副主任,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学会常委,中华风湿病学学会湖南分会专业主任委员,中南六省中西医结合防治风湿病学学会专业副主任委员。长期从事风湿免疫性疾病的临床工作,曾赴美国德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交流,拥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痛风性关节炎和干燥综合征等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近5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1项和省级课题2项,参加十一五科技支撑课题1项,国家重点项目
周福德,男,主任医师、副教授。1991年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医学系,2008年获得北京大学医学博士学位。主要从事各种原发性与继发性肾脏疾病、恶性高血压的诊断与治疗以及肾脏替代透析的应用与管理。于2008年9月在新疆兵团医院挂职任医疗副院长。周福德医生长期从事临床一线工作,对肾脏疾病特别是危重肾脏病的救治有大量经验;在新疆兵团医院就职期间,其事迹多次受到《健康报》等主流媒体的报道。以第一作者身份在SCI收录的杂志中发表论文4篇、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多篇。
冯涛:男,博士、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内科神经变性病区主任。承担省部级课题5项,主要从事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的临床研究。近年致力于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病的生物学标记物研究以及神经调控治疗。曾获得全军科技进步奖、北京市科技进步奖和全国优秀论文奖共5项。专业特长:帕金森病、痴呆。
张亚历,男,主任医师。医疗特长:主要从事消化疾病的临床诊疗,特别对消化道肿瘤的病理诊断和胃肠内镜诊疗有丰富的经验。 从医历程:科室副主任、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997年提升为教授、主任医师,1998年成为博士生导师和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现为第一军医大学南方医院全军消化内科研究所副所长、中华医学会消化学会青年委员、广东省医学会常务理事及消化学会常委。担任《军医大学学报英文版》等杂志编委。 科研情况:长期从事胃肠疾病的临床、内镜和病理诊断工作, 主编出版了《图解消化病学》、《胃肠
李晓光,男,博士研究员,党员,现任首都医科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副所长,首都医科大学组织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1984年毕业于白求恩医科大学,1991年-1993年在日本京都大学再生医学科学研究所留学,从事人工神经和人工气管研究。回国后,一直从事应用组织工程学方法修复神经系统损伤的研究和大蒜油提取物GO诱导人胃癌细胞分化和凋亡的研究。社会兼职:北京市组织工程学会理事北京市神经科学学会理事。 研究方向:肌萎缩侧索硬化及其他运动神经元疾病,神经系统遗传性疾病及线粒体疾病 教育经历: 1996年8月中国协和医科大
主任医师、教授和博士生导师,1989年获得北京大学医学部医学硕士学位,导师为陈清棠教授。1992-1997留学德国,先后在Essen大学医学院神经病理研究所、Bremen东部中心医院和Mainz大学神经病理研究所学习神经病理学。1996年获德国ESSEN 大学医学院医学博士学位,导师为Gerhard教授。1997年回国后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从事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 临床工作:拥有一个高效率的团队,对疑难性周围神经病、肌肉病以及脑病有一个熟练的研究和诊断流程,在常规神经科检查手段的基础上,
蔡伟,女,副主任医师,1993年 毕业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医学系,同年至瑞金医院感染科从事临床工作至今。现任感染科副主任医师、副教授,中华医学会肝病学会上海分会青年委员。2003年1月~2004年6月赴美国德州医学中心贝勒医学院内科从事肝脏病的研究。长期工作在感染科临床医疗和教学工作的第一线,积累了丰富临床经验,尤其在重型肝炎、暴发型流脑等重危病人的抢救治疗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作为主要成员参与上海市科委重点攻关课题肝纤维化非创伤性诊断体系模型的建立及多项国际、国内多中心药物临床试验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目
浦介麟,联邦德国医学搏士,教授,博士生导师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律失常诊治中心23B病区主任;院、所病理与生理实验中心主任;院、所学术委员会委员兼内科组秘书。 1983年毕业于苏州医学院,1987年毕业于北京协和医学院研究生院,1994以优秀博士论文获联邦德国心脏电生理学博士学位,在从事心律失常介入治疗的同时深入基础研究领域,采用膜片钳技术研究阐明了急性缺氧引起心律失常和血管痉挛的离子通道学机制,研究成果多次在欧、美学术大会发表。1994 - 1998 年在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做博士后期间,完成美国
1982年毕业于昆明医学院医疗系,获医学学士学位。同年考入北京军事医科院,1985年获医学硕士学位。毕业后先后在解放军总医院、交通部北京交通医院、北大医院等医院的神经内科工作。至今从事神经科临床20余年,具有比较扎实的基础理论和较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能熟练处理神经专科的突发病、常见病和较疑难病,工作中认真、细心、沉着、大胆。具有较强的医患沟通能力,对待患者热情诚恳。此外还具有较强的临床科研能力,善于总结工作中的经验和体会,先后参与多项临床科研工作,并有30余篇论文在包括《中华内科》、《中华老年心脑血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