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1 日,国家食药监总局颁布《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注册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正式实施。据悉,《办法》是对2015 年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中特医食品条款的细化,结束了多年来我国特医食品市场无据可依的尴尬局面。业内普遍看好仍是一片蓝海的特医食品市场,众多企业也跃跃欲试。 【详细】

特医食品:大健康产业的下一场盛宴?

特医食品在中国:起步晚,增速快

从全球来看,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产业呈现蓬勃发展之势。据统计,全球每年消费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约560亿-640亿元人民币,市场每年以6%的速度递增。欧美年消费量占据全球较大比重,约为400亿-500亿元人民币,增速为4.5%;日本和韩国的市场规模为150亿-220亿元人民币,增速为4.8%。 
在中国,特医食品的应用起步较晚。目前,中国消费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市场规模占全球的1%,总量约为6亿元人民币;但在最近几年实现快速发展,平均年增速超过37%。  【详细】
企业纷纷涌入争食千亿市场

争食千亿“特医食品”

有业内人士认为,以往国内没有特医食品的概念,相关产品主要以药品或食品的形式存在。今年特医食品注册管理办法出台后,国内外企业其实是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他非常看好特医食品未来的市场前景,“特医食品不仅针对慢性病的康复,对普通大众来说也有市场, 目前第一步是进入医院渠道,下一步会进行大众教育,预计5-10年特医食品市场将超过6000亿的规模。” 【详细】
2020年全球运动营养产品市场展望

特配奶粉市场争夺战一触即发

作为特医食品的一种,适用于0月龄至12月龄的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奶粉(以下简称“特配奶粉”)是一些特殊体质或疾病宝宝的重要“食粮”,如乳糖不耐受奶粉、早产儿奶粉等。然而多家医院在售的特配奶粉只有屈指可数的几个进口品牌,如雀巢、纽迪西亚、美赞臣等。 “目前国产品牌的特配奶粉仍是一个空白。”一些特殊疾病的患儿,如枫糖尿症患儿,在医院都很难买到所需奶粉,致使家长四处寻找购买渠道。 【详细】
奥运大利好 运动营养食品市场升级

特医食品关注过热 蓝海恐变红海

尽快上马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食品、药品两界第一次有了共识。 注册方式、销售渠道的类药品管理---没有什么产品能像特医食品这样更符合药企的口味。有专家说。 与此同时,营养保健食品企业甚至食品企业也早就盯上了这块蛋糕。销售渠道稳定、产品生命周期长等优势,都让永远处于不断寻求新产品和创新销售方式的极度焦虑中的营养保健食品企业欲罢不能。 [详细]
监管部门不断给市场降温
食药监总局提示:保健食品是健康人吃的;而特医食品是特殊人群吃的。要注意!! 特医食品市场前景广阔,但将实施高强度监管,对产品注册设置了较高的准入门槛,企业应做好充分准备后再进入,否则极有可能在前期花了巨额资金仍被挡在注册大门之外。 【详细】
为了避免特医食品出现保健品行业的乱象,国家食药监总局也制定了较高的门槛。 “婴幼儿配方乳粉监管模式首先会扩大到特医食品上。”于薇透露,国家食药监总局将成立注册司,负责特医食品注册。“注册的门槛非常高,对生产企业的研发能力、生产能力、检验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将严格申请人资质条件、审评审批程序、标签标志、临床试验、监督检查和法律责任。” 【详细】
我国特医食品市场现状

需求量大,公众知晓度低

以婴幼儿特医食品为例,儿研所营养科医生熊诗文表示,在临床上,有很多婴幼儿出现乳糖不耐受、牛奶蛋白过敏等症状,这些孩子都需要食用特殊配方奶粉,如无乳糖配方或水解配方奶粉。除了婴幼儿和有遗传代谢病的特殊人群,数量巨大的重大疾病患者也是特医食品的重要需求群体。 尽管特医食品的实际需求量很大,然而从知晓程度上来看,却一直处在十分尴尬的阶段。不仅是群众对特医食品了解不多,甚至一些专业医生对特医食品也并不清楚。 【详细】

产品种类少,销售渠道单一,购买困难

在种类众多的特医食品中,目前仅有针对过敏、腹泻、乳糖不耐受等婴幼儿特殊配方奶粉发展相对成熟,购买也相对方便。


然而,对于另外一类具有遗传代谢病的人群,找到合适的食物却并没有这么容易。

有关人士表示,由于很多特医食品只有在医院里才有售,对于一些较偏远,不方便经常来医院的家庭,厂家可负责邮寄,大多数遗传代谢病需要的治疗性食品,国产产品几乎没有,进口产品又有限,就得联系香港的代理商或家长自行从国外购买。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