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服务指南消费指南  服务热线:400-8269-121

长三角营养保健产业联盟浙江省协会上海协会江苏省协会江西省协会安徽省协会台湾产业馆地方站浙江站上海站江苏站江西站安徽站

您当前的位置 :营养师俱乐部 » 公众营养

肥胖 究竟是不是糖作怪?

2014-09-09 来源:中国食品报
肥胖 究竟是不是糖作怪?

  近些年来,肥胖人群越来越多,严重影响着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肥胖与不平衡的食物摄入以及缺少运动密切相关。为了解决肥胖问题,许多国家的膳食指南都提出减少脂肪和糖的摄入以及均衡膳食和增加运动量。这些无疑会有助于降低体重,但是,具体到一种我们每天都会吃的物质——糖,在肥胖形成的过程中起了何等推波助澜的作用,这在科学家中还是存在很大争议。近日,西班牙一家媒体邀请了几位国际学者围绕糖与摄食心理、代谢以及体能维持等方面进行了多角度的交流。
  
  不能将肥胖简单归咎于摄入某种食物或食物成分
  
  荷兰瓦格宁根大学的萨瑞斯教授指出,从1972年约翰·尤德金撰写的一本《纯净的白色致命物》一书到现在的40多年间,有关糖与健康的争论就一直未曾停歇。虽然糖及碳水化合物在人体新陈代谢中的作用毋庸置疑,但针对糖是否与日益增多的肥胖等健康问题相关,各方都各执一词。流行病学及动物研究中,既有摄入高剂量糖与体重增加和肥胖相关的结论,也有二者无关联的结论。甚至有研究发现,由于糖的摄入量与脂肪的摄入量成反比,因而糖摄入多的人群反而因降低了脂肪摄入而出现肥胖发生率更低的情况。这些研究在糖的种类、总的膳食摄入量以及食物构成等方面存在不同,因而研究的结论还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目前,科学界比较共识的看法是体重增加是饮食中摄入的能量大于机体新陈代谢和活动所消耗的能量。因此,很难建立肥胖与摄入某一种食物或食物成分之间的联系。不论何种来源,只要摄入过多能量,如果不通过运动消耗掉,就会导致超重。
  
  甜味带来的身心愉悦感是其他食物无法替代的
  
  英国利兹大学专门研究食物心理学的范雷森博士作了“糖与享乐感受及食物摄入”的专题介绍。他的研究指出,糖的甜味给人们带来的身心愉悦感是其他食物无法替代的。他从食物心理学角度分析了人们如何在这种味觉诱惑下过量摄取食物。追求食物带给我们的享受,又不会造成代谢负担,把“甜味”与“能量”分离开来,于是糖的替代品便应运而生,这或许对于那些担忧糖的健康危险的人士来说是一种两全的选择。
  
  用运动来控制糖的摄入量是杜绝肥胖的有效途径
  
  来自瑞士洛桑大学的塔比教授介绍了不同种类的糖在体内的代谢状况。他特别指出,近来有许多有关果糖引发健康风险的报道,使这个在水果、蜂蜜、食糖、果葡糖浆中广泛存在的物质处在“风口浪尖”上。塔比教授认为,摄入果糖引发的体重增加多是因为膳食总热量增加,运动不足所致,而非果糖本身的作用。值得人们关注的是,一项在健康人群中开展的研究显示,每日摄入果糖50克以上会引起血液甘油三酯升高以及胆固醇含量改变,增加血栓和脂肪肝形成的风险。然而,令人担忧的是,欧美国家及澳大利亚人的平均果糖消费量已超过了这个水平。不过,这种影响代谢的风险因素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人运动量,运动员还可能在摄入较多果糖时表现为运动成绩提高。因此,这项研究结果也不必引起人们的恐慌,还需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得到最终证实。针对果糖有无必要采取限制摄入的建议,塔比教授指出,作为一项公共卫生政策,还应将着眼点放在促进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运动、多吃水果蔬菜以及摄入适当的能量,而非只针对果糖上。
  
  通过这次交流,可以看出,糖与肥胖的问题依然存在争论。但是,科学家也有共识,即糖作为一种能量来源,摄入过量,如果不通过运动消耗掉,还是会导致超重。人们还是应该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多运动,适当控制糖的摄入量。

扩展阅读

相关资讯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121健康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121健康网所有。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填写Email地址,试阅行业信息专报:

公众号头像 health121

121健康商城是长三角营养保健产业联盟健康产品服务平台的服务窗口之一。健康产品100%正品,厂家直供,专业营养师分享。

微信“扫一扫”立即关注

微信号:health121qjd

不良信息举报 中国网信网 网警 可信网站
 
QQ在线咨询
邮箱
咨询热线
400-8269-121
服务时间
周一至周五(8:30-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