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任科室主任。1984年毕业于白求恩医科大学,1993年获协和医科大学博士学位。一直从事胸部肿瘤外科工作。对肺部肿瘤、纵隔肿瘤切除术、贲门癌根治术、食管胸中、下段癌根治术,弓上、弓下吻合、食管胸上段癌根治术,颈部吻合术(三切口)、特别是隆凸成型、气管成型、血管成型、肺上沟癌切除等疑难手术临床经验丰富。国内外发表论文数十篇。担任《中华医学杂志》等7个杂志编委;中国抗癌协会食管癌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委员;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华胸心外科协会委员。
长期从事于男科疾病的科研、临床和教学工作,对男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丰富的经验。发表专业论文30篇,主编及参与撰写专业书籍16本。曾获得卫生部和北京市科技进步奖。 现任职务:北京大学医学部性学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性学会常务理事;性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男科学分会常务委员;中国优生科学协会生殖健康专业委员会专家;中国中西结合男科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北京市男科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中西医结合男科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中医男科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男科学杂志编委;中华男科学杂志编委;
在胃癌根治术、全直肠系膜切除、低位保留肛门和保护性功能的直肠癌根治术、结肠J 型贮袋重建直肠术等方面有深入的研究和丰富的经验;对于胰腺疾病、腹膜后肿瘤、食道癌、食道良性疾病、结直肠息肉及息肉病及胃肠道间质瘤等有丰富的诊治经验;熟练应用腹腔镜及消化道内镜对胃肠道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 现任亚洲外科学会会员,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胃肠外科学组副组长,中国抗癌协会胃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第二届医学教育委员会委员,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胃肠间质瘤专家委员会副组长
韩国栋,男,主任医师,从事骨科,手外科及显微外科专业24年,有一定的技术水平和临床经验,开展新技术研究22项,担任多种医学专科学术职务,为青海省医学学科带头人。
顾立强,男,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研究生。 医疗特长:1984年本科毕业后,一直在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从事骨科、显微外科临床工作。专业方向:创伤骨科,显微外科,手外科,周围神经及臂丛损伤修复。擅长周围神经及臂丛损伤的修复与功能重建,四肢骨折、关节及骨盆损伤的诊治、骨折微创内固定手术,多发伤的救治,手外伤、断肢(指)再植、足趾移植再造手指,肢体血管、肌肉、皮肤软组织严重创伤与缺损的显微外科修复与功能重建,手部及四肢畸形的矫形、骨延长与显微重建。在国内率先开展全臂丛根性撕脱、重建手握持功能的新术式早
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重庆市322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选、重庆市100名优秀专业技术人才之一、重庆市微创外科中心主任,重庆市医学会微创外科专委会主任委员,重庆市中西医结合普通外科学会主任委员;重庆市器官移植专委会委员,重庆市肝胆外科重点实验室主任,重庆市首届高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重庆市卫生系统学科带头人,重庆市卫生系统高级职称评审委员、重庆医科大学外科学学科带头人、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肝胆外科主任。《中国药理学报》(英文版)、《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
高长青,男,主任医师,三级教授,科主任,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兼任南开大学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心血管外科主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心脏外科研究所所长、中国人民解放军胸心血管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理事会理事、北京医学会常务理事、北京医学会心脏外科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分会副会长、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国际微创胸心外科学会成员(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Minimally Invasive Cardiothorac
富壮,男,神经外科主任,主任医师,副教授,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委员,中国神经外科学会委员、北京医学会神经外科委员会委员、北京神经科学学会理事,北京医师学会神经外科专家会委员。大学毕业后即从事神经外科工作,在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工作期间,任天坛医院神经外科颅脑外伤病房主任多年,于2002年调至北京积水潭医院组建神经外科。从事神经外科工作三十余年,擅长于治疗神经外科各种疾病,尤其对颅脑外伤、颅骨缺损,脊髓肿瘤、脊髓外伤等疾病的诊治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在国内开展首例儿童PLA可吸收材料颅骨缺损修补术。在
男,器官移植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科室主任、全军器官移植研究所副所长。是本所肝移植学术带头人。曾在美国芝加哥Rush医疗中心临床进修学习肝移植并获FELLOW证书。现任全军肝胆外科专业委员会常委、器官移植上海分会会员、上海市肝病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等职,任《中华肝胆外科》、《移植》等学术期刊的编委。 傅志仁教授从事肝胆外科20余年,一直工作在临床第一线,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完成各类肝脏肿瘤切除术2000余例,成功实施260余例次肝移植术,在肝移植方面有突出贡献: 一、实施国内首例儿童肝移
傅震,男,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1945年生,江苏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学术带头人。1978年~1981年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攻读硕士学位,后在江苏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从事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先后两次在前西德和德国Dusseldorf大学医学院任客座研究员。目前任江苏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研究室主任,江苏省医学会常务理事,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全国常委,江苏省神经外科学会主任委员。 从事脑胶质瘤发生发展机制及治疗方法的临床和基础研究多年。先后获得多项国家、省、厅级科研项目,发表相关论著近3
男,1967年3月生,中共党员,医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腰椎膝关节专业组组长。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国家级人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天津市131第一层次人才。曾先后留学澳大利亚、日本和美国。现任中华骨科杂志编委、中华外科杂志编委、中华实验外科杂志编委、中国矫形外科杂志编委、脊柱外科杂志编委、实用骨科杂志编委和天津医药杂志编委,全国脊柱脊髓损伤专业委员会委员、国际脊柱功能重建学会中国分会常委、华裔骨科学会理事、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计算机辅助外科分会委员、天津市医学会骨科学会委员兼秘
房学东,男,主任医师,教授,外科主任,博士生研究生导师,吉林大学普通外科疾病诊疗中心主任,从事普外科临床、科研、教学工作二十余年,实施各类普外科手术三万多例,特别擅长胃肠道肿瘤、肝胆胰肿瘤、乳腺肿瘤、甲状腺肿瘤的规范化根治性手术。在处理复杂、疑难及高难度手术方面有极其丰富的经验。已发表专业论文百余篇,编写论著6部。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50余名。承担各级科研课题16项。 获多项省级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和吉林大学医疗成果奖。医术精湛、医德高尚,曾被评为第二批吉林省高级专家,第二批吉林省拔尖创新人才,第九批
范顺武,男,医学博士、骨科学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现任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骨科主任、邵逸夫医院下腰痛诊治中心主任、浙江大学骨科研究所副所长、浙江省骨科质量控制中心副主任、中华医学会浙江省骨科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康复协会浙江省脊柱脊髓损伤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浙江省抗癌协会骨与软组织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骨科杂志》编委、《中国骨伤》编委。 从事临床工作二十余年,具有非常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于下腰痛、颈椎病、骨关节病和骨肿瘤的诊断和治疗,尤其在微创化手术方面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副院长,上海交通大学创伤骨科研究所副所长,上海市四肢显微外科研究所副所长。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医学博士。在国内外杂志发表文章50余篇。先后荣获上海市医学科技三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上海市教委二等奖,中华医学会第十届中青年优秀论文三等奖,中华医学会显微外科分会中青年优秀论文二等奖,上海市手外科学会第一、二届中青年优秀论文一等奖,1999年入选上海市医苑新星培养计划,2005年度上海市徐汇区十佳青年,2008年获全国抗震救灾先进模范称号,上海市科教党委抗震救灾优秀党员。
段钟平,男,1962年生,河南南阳人,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段钟平教授长期从事传染病及肝病的临床、科研及教学工作,拥有丰富的大型综合性科研项目的组织管理经验。主持建立了我国目前最大的人工肝综合基地北京市人工肝治疗培训中心,有力推动了重型肝炎治疗与人工肝这一高新技术的发展,并创建了国内外独特的重型肝炎肝衰竭内科综合-人工肝支持-肝脏移植的一体化治疗模式。2003年,牵头承担了科技部科技攻关引导项目重型肝炎临床诊断与治疗的一体化研究,显著降低了重肝病死率,使北京市重型肝炎治疗水平处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