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智,医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肝胆外科专家,享受国家特殊津贴和有突出贡献专家,曾留学英国,精通国际先进的肝脏外科手术及肝移植技术,对中晚期肝癌,胆道肿瘤,重症急性胰腺炎,肝硬化等治疗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窦科峰教授是西京医院外科教研室主任,肝胆外科主任,博士生导师,1980年毕业于第四军医大学医疗系,长期从事普通外科专业。1988年获第四军医大学外科学硕士学位,1991.9~1992.3赴香港大学玛丽医院外科研修,对肝脏肿瘤、肝脏移植及胆道肿瘤等有较深入的研究,曾在军内外杂志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参编、译编专著9部,现任中华医学外科学会常务委员、中华医学会胆道外科学组委员,全军普外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陕西省普外学会副主任委员,陕西省器官移植学会委员,中华实验外科等四个专业杂志编委。先后获军队医疗。
外科专家、主任医师、肝胆外科主任,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副院长。1980年考入河北医学院医学系,1985年毕业并获得学士学位。毕业后留在河北医学院第三医院外科工作。1989年考入河北医学院从师于我省著名中西医结合外科专家毕庚年、李乐天教授攻读外科硕士学位,1992年完成学业并获得硕士学位。此后继续工作于河北医学院第三医院外三科,主要从事肝胆外科和急腹症外科工作。1998年晋升为副主任医师,1999年晋升为副教授。2000年成立肝胆外科,任副主任。2002年8月至2003年7月于日本大分医科大学外科研修1
董家鸿,毕业于第三军医大学,医学博士,专业技术三级,主任医师,教授,解放军总医院肝胆外科医院院长、解放军总医院全军肝胆外科研究所副所长、美国外科学院院士、国际消化外科学会执行委员、国家卫生部人体器官移植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华外科学会常务委员、中华器官移植学会常务委员、中华外科学会胆道外科学组组长。担任《中华消化外科杂志》总编辑,《中华外科杂志》等30中核心期刊的主编或编委。任山东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南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厦门大学兼职教授、昆明医学院特聘教授、徐州医学院荣誉教授。以第一作
邓庶民,1983年毕业于华西医科大学,副主任医师。长期从事泌尿外科临床工作。自1998年开始重点从事临床男科诊疗工作,首先开始了我院男科专业。对男性生殖系统疾病、男性不育、男性性功能障碍、前列腺疾病等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现任中华医学会男科专业副主任委员会常务委员、北京市男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男科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性学会性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男科杂志》编委。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男性专科学科带头人。现任中华医学会男科分会委员、广州市医学会男科学分会第二届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男科学分会第二届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男科学术委员会第二届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优生优育协会男性生殖健康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性心理学会委员、《中华男科学杂志》编委。现聘中华医学会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专家和广东省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专家。从事泌尿男科临床工作近二十年,专业特长男性科及下尿路功能障碍,对男性不育、男性性功能障碍、前列腺炎等男性科疾病以及下尿路功能
戴玉田,泌尿外科行政副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导。现任中华医学会男科分会委员、江苏省男科学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泌尿外科学会肿瘤学组组长、江苏省医学会男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担任《中华男科学杂志》、《中国男科学杂志》、《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和《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编委。获得江苏省新技术引进奖4项,国际性功能障碍研究学会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10项。发表论文100余篇,参编学术著作20余部。曾获国际性功能障碍研究学会颁发的优秀青年学者奖。主
擅长于脊柱外科,尤其在颈椎病、胸腰椎疾病、脊柱畸形与创伤及滑脱的治疗等方面有很高的造诣:作为主要研究者之一的颈椎病诊断与治疗科研项目,获得北京市2001年科技进步二等奖及2002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临床研究获教育部2003年提名国家科学技术科技进步一等奖。采用自行设计改良的脊柱截骨技术治疗各种复杂脊柱畸形,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在对胸椎管狭窄症认识水平得提高及诊断与治疗水平的提高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在椎间盘疾病特别是胸椎及腰椎疾病的研究、诊断与治疗方面,以及腰椎体滑脱、再次复发
陈良万,男,教授、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现任协和医院副院长,省胸心外科学会副主任委员,省优秀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留学意大利,长期从事心脏大血管外科临床工作,擅长先天性心脏病、冠心病、风湿性心瓣膜病和主动脉瘤的外科治疗。
主任医师,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副所长,1990年毕业于上海医科大学医学系医疗专业,在广东省心血管病所先后获得心血管外科硕士、博士学位。曾于1996年和2002年分赴美国和德国进修学习。从事小儿先心病的临床及科研工作,主攻新生儿及小婴儿重症、复杂先心病的外科治疗。近年开展小切口治疗先心病,受到患者欢迎。 专业与特长: 从事小儿先心病的临床及科研工作,主攻新生儿及小婴儿重症、复杂先心病的外科治疗。
常德贵,男,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副院长,成都中医药大学毕业,博士研究生。现任中国中西医药结合学会男科学专委会常务委员、中国中西医药结合学会男科学专委会青年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男科学分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男科学分会委员、四川省医学会男科学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四川省中医药学会男科学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四川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男科学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中国慢性前列腺炎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编写组成员。承担科研20项(
柴益民,男,主任医师,教授,骨科行政副主任,医学博士,博士生研究生导师,上海市创伤骨科临床医学中心副主任,上海市急性创伤急救中心副主任,上海市创伤骨科临床医学中心修复重建外科主任,现为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显微外科分会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修复重建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市手外科专业委员会常委,上海市显微外科分会委员,华东地区手外科委员;美国《Annals of Plastic Surgery》杂志编委,《中华显微外科杂志》编委、《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解剖与杂志》编委,《中华实验外
别平,男,副主任,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毕业于第三军医大学,先后获学士、硕士、博士学位。历任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肝胆外科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副教授、副主任医师、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西南肝胆外科医院副院长、全军肝胆外科研究所副所长。 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在胆囊胆固醇性结石形成机制的研究中有新的发现;作为临床肝移植的主要成员,参与完成国内首例急诊肝移植抢救暴发性肝衰竭并获成功。总结出不同术式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适应症;开展了高难度的保留十二指肠胰头切除术并取得良好治疗效
毕郑钢,男,主任医师,教授,骨外科主任,博士导师,外科教研室副主任,外科党总支书记,中华医学会显微外科学会全国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创伤学会全国委员,中华医学会黑龙江省手显微外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国外医学(骨科分册)》编委,《中国临床康复杂志》编委,《中国骨质疏松杂志》编委。主要医治骨外科(脊柱和四肢)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的伤病,尤其在四肢骨、关节、神经、血管肌腱的创伤和病损的修复与功能重建,手外科以及应用显微外科技术治疗脊柱伤病(如颈、腰椎病、椎管肿瘤等)方面颇有专长,在骨科疑难杂症的诊断和
从事神经外科医疗、教学及科研工作30余年。擅长神经外科各种疑难危重病人的诊治,尤其是颅底外科及脊柱脊髓疾病的诊治,如鞍区肿瘤、小脑桥脑角肿瘤、斜坡区肿瘤、枕大孔区肿瘤以及颅-面、颅-眶、颅-鼻、颅-颈交界区肿瘤的手术治疗。与骨科合作开展颅颈部的减压及固定手术治疗复杂的颅脑及脊柱脊髓的先天性畸形。较早倡导神经外科医师开展脊柱手术,开展了颈椎前入路,单一或多个椎体切除,显微手术减压,颈椎植骨,钛板固定,手术治疗多节段颈椎病。提倡多学科合作治疗高难颅底疾病,与口腔颌面外科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合作,手术治疗颅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