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秀滨,男,主任医师/教授。1991年毕业于哈尔滨医科大学;1993年-1998年,就读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攻读阜外医院心外科硕-博连读研究生;1998年以优异成绩获得医学博士学位;同年以访问学者身份,赴瑞士巴塞尔诺华器官移植研究中心,合作研究一年;2002年再赴瑞士苏黎世大学医院心外科中心,短期临床培训。因心血管外科临床工作成绩突出,2001年晋升为副主任医师,09年晋升为主任医师,2011年成为博士研究生导师,协和学者特聘教授。从事心血管外科临床工作20年以来,接受了严格的临床培训,熟练掌握心血管外科
吴永波,男,副主任医师,副教授,1994年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获学士学位,2001年毕业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获心脏外科学博士学位,师从著名心脏外科专家吴清玉教授。现任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血管外科管委会副主任兼医务处副处长主管外科医疗,同时任27A病区医疗组长。作为第一术者完成手术1100余例,(其中包括很多重症瓣膜病,二次手术,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及低体重婴儿手术),手术成功率99.99%。尤其擅长心脏瓣膜病的手术治疗,手术成功率100%。在国内较早开展慢性肺动脉栓塞的外科治疗的研究,手术成功率国内领先
唐闽,男,国家心血管病中心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阜外心血管病医院 心律失常中心 副教授、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青年委员。1995年毕业于山东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毕业后一直从事临床诊疗工作。1995-1999年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内科工作。1999年-2002年在福建医科大学取得心内科硕士学位。2002年-2005年在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取得临床型博士学位。2005年-2008年在武汉大学第一临床学院博士后流动站从事心律失常介入治疗的博士后研究工作,同期获得
樊晓寒,女,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清华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原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医学博士,中国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目前就职于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内科,长期从事心血管内科疾病的临床和科研工作,有19年的心血管内科住院病房和门诊临床工作经验,具备扎实的心内科基础知识和临床技能,能熟练诊治心血管内科常见疾病,包括心律失常、冠心病、高血压、心力衰竭等,对疑难病症的诊治有一定的诊治经验。业务特长是心律失常的诊断和治疗,专注于brugada综合征、长QT综合征及其它各种离
陈琦玲,女,主任医师。1982年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医疗系。现为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脏中心主任医师。目前主要从事心血管内科工作,包括高血压及相关疾病、高血压并发症、动脉粥样硬化、高脂血症、心力衰竭、双心医学等疾病的临床研究工作。长期从事教学、继续教育及社区医师培训工作。现为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编委,中国医师协会全科医师分会双心医学学科组成员,中国全科医学杂志特约审稿专家,中国医药教育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委员,国家心血管内科专科医师准入考试面试考官,北京健康科普专家,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中国医师协会及
郑春华,男,主任医师,心内科副主任,超声心动图室及心导管室主任。儿科学心血管专业博士。胡大一爱心工程专家组内科主要成员。1998年毕业于上海医科大学,获儿科学心血管专业 博士学位,毕业后先后在上海医科大学儿科医院心脏中心、北京安贞医院小儿心脏中心、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中心及北大人民医院心脏中心工作。2006年9月至2007年10月在美国华盛顿大学心脏中心及西雅图儿童医院进修, 2011年3月至2011年9月在阜外心血管医院心导管室进修。长期致力于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各种心肌炎及心律失常的诊断及治疗和临床
闵寒毅,男,眼科学博士,副教授。1995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医学院,先后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 历任北京协和医院眼科住院医师、总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和副主任医师、副教授。长期从事各类眼病临床诊治一线工作,擅长各类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玻璃体切割手术和各类视网膜脱离手术。诊治多起疑难重症,完成多起眼外伤前、后节重建手术。 主要奖励有:协和医院青年岗位能手、优秀员工,协和医科大学迎评先进个人,全国眼科学术大会先后授予2002年优秀住院医师奖学金、2005年优秀论文奖,国际眼科联盟(ICO)考
王玉华,女,医学硕士,副主任医师,副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口腔中心牙齿整形首席专家,北京市口腔工作者协会理事,北京市口腔质控中心专家委员,北京市整形美容质控中心专家委员;曾留学日本(1996~2001)专攻口腔临床。近三十年一直在三级甲等医院从事口腔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曾获科技进步奖及新技术新疗法奖,主持多项重点科研项目,发表口腔专业学术论文三十余篇。主要进行牙齿与面部协调的个性化的美学设计、前牙美学修复,尤其擅长成人牙齿不齐的快速、无创或微创矫正,二氧化锆全瓷冠的精细修复、牙间隙、氟斑牙独
晁爽,女,副主任医师。儿科学博士,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研究方向为新生儿疾病及婴幼儿生长发育,擅长新生儿及婴幼儿疾病的诊治。在新生儿严重感染、黄疸、窒息、颅内出血、缺氧缺血性脑病等危重疾病的诊治及早产儿呼吸管理、营养支持、远期随诊监测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具备香港大学儿科高级生命支持认证及新生儿行为神经测查、CDCC婴幼儿智力测验、0~6岁小儿神经心理发育测查等多项儿童神经系统测评资格证书。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华预防医学会早产儿专项基金及多项院内科研及教学基金研究,在国家核心期刊上发表多篇研
刘坚,男,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襄阳市中心医院儿科主任,学科带头人,湖北省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委员及省预防医学会委员,享受襄阳市政府专项津贴,荣获襄阳市襄阳好医生称号。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获得学士、硕士及博士学位。曾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进修新生儿学。从事儿科临床工作二十年。擅长于新生儿婴幼儿疾病、小儿遗传代谢内分泌疾病(比如矮小症、性早熟、肥胖症、甲亢、甲减等)、儿童哮喘及儿童重症。近5年来,在国内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十余篇,SCI论文2篇,EI论文1篇。参与国家自然科
王俊宏,女,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儿科主任,儿科教研室主任。1987年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专业。毕业后一直从事儿科的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从师于著名儿科家刘弼臣教授、丁樱教授。对中医儿科理论有较深刻的理解,善于用中医理论治疗儿科常见病、多发病。曾在英国中医诊疗中心担任中医师,并作为访问学者在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学习。兼任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儿科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秘书长,全国中医药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世界中医药联合会儿科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北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医学博士,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博士后,现为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教授,博士生导师。《生殖医学杂志》副主编,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分会妇科内分泌学组委员兼秘书。1983~1989年在华西医科大学医学院英语医学班学习,1989年获医学学士学位。1989~1993年在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工作。1993~1997年在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读博士,师从我国妇科内分泌创始人葛秦生教授,从事妇产科学及妇科内分泌研究、性分化疾病的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研究、绝经与不育研究,1997年获医学博士学位。1997~20
张羽,女,汉族,1973年9月出生,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妇科肿瘤学医学博士,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副教授、副主任医师。长期专注于女性慢性盆腔痛、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症以及妇科肿瘤的临床和基础研究。 毕业后一直工作在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的临床第一线,掌握各种妇科良、恶性疾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原则,能够熟练进行各种良、恶性疾病的开腹和腹腔镜手术,尤其擅长妇科微创手术(腹腔镜、宫腔镜),是国际妇科内镜协会(ISGE)和美国腹腔镜医师协会(AAGL)会员。善于总结临床工作经验,在国家核心杂志发表专业论文十余篇,参加著书:
于胜吉,男,主任医师,2005年3月于协和医科大学获临床医学博士后、骨与软组织肿瘤外科专家。曾赴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留学。长期从事骨科临床和研究工作,尤其在各种骨与软组织肿瘤的诊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擅长四肢和脊柱原发性肿瘤和转移性肿瘤的诊断和治疗。对骨关节恶性肿瘤进行肿瘤切除后,能够采用现代外科技术修复重建肢体,结合新辅助化疗,可使绝大部分病人免于截肢的痛苦;对脊椎肿瘤采取手术切除病椎,进行人工椎体置换和内固定术。承担多项国家和省部级课题,获得省部级科技奖两项。在国内外核心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主
北京朝阳医院骨科副主任医师,国际AO 脊柱外科学会会员,中国新闻社海外中心特约撰稿人,中国医促会老年疾病委员会委员,第二届首都十大健康卫士,北京市优秀健康教育志愿者,中华医学会会员,中国医师学会会员。多年以来一直在北京朝阳医院骨科从事临床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对脊柱外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与治疗上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是在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强直性脊柱炎、脊柱骨折、脊髓损伤、脊柱结核和肿瘤的诊断、治疗以及对骨质疏松症的诊断和治疗面有独特的见解及较深的造诣。自2005年以来从事微创脊柱外科工作,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