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士毛,男,主任医师。从事消化内科基础研究及临床工作20余年,对消化系疾病危重症及疑难病例诊治有相当的经验,擅长消化内镜的介入治疗,尤其对内镜下止血,EMR、ESD及胆、胰疾病的内镜介入治疗有相当丰富的经验,对胃癌转移的基础和临床研究、重症胰腺炎有相当的造诣,达省内领先、国内水平。现任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内科副主任、消化内科副主任,省重点专科学科带头人,江苏省消化内镜分会委员,无锡市消化内镜学会主任委员、无锡市医疗鉴定组成员。先后承担多项省市级研究课题。近年来先后在中华级及省级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
医学博士,北京大学中国药物依赖性研究所副研究员,精神科主治医师。日本千叶大学社会精神保健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专业:精神病学与精神卫生学;研究方向:精神药理---成瘾行为、时间生物学。 2004年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获医学博士学位,同年在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卫生部时间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06年10月份至今在北京大学中国药物依赖性研究所工作。同时在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门诊从事精神科临床诊治工作。近几年在坚持精神病学临床工作基础上,主要从事抑郁症、精神分裂症以及药物依赖领域的临床与基础研究。作
王建宁,精神卫生专业,主任医师,社区精神卫生工作者。从1978年至2000年先后毕业于北京卫生职工医学院医疗系,同济医科大学卫生管理专业,北京行政学院经济管理研究生学历。曾在香港中文大学精神学系学习社区精神卫生管理,是中国挪威精神卫生法培训班学员。原是北京市第六医院精神科医师任副院长,2009年调至北京市东城区精神卫生保健院任院长,职责是区域内社区精神疾病管理。北京市社区药物维持治疗第四门诊部主任,职责是防控艾滋病、酒精依赖、药物依赖治疗。兼东城区精神残疾康复技术指导中心主任,职责是区域内5000名精神残
张伟,男,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常务副院长,心理卫生中心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从事专业与研究方向:精神医学与精神卫生学、医学心理学和司法精神病学研究。先后承担了国家、部省级十五、十一五、863、973等课题十余项,发表文章60余篇。参与编著书籍5部。研究方向:焦虑障碍,特别是社交焦虑障碍的研究与治疗。擅长于自我成长与人际关系的研究和培训。2、医院管理与管理心理研究:对医院后勤保障管理、医院营销和管理人性化组织等方面进行了一定的实践研究。 学术任职: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专委会委员中国法医学会司法精神病学专委会
刘登堂,男,主任医师,医学博士,上海市优秀青年医学人才培养对象,美国麻省总院精神科高级访问学者。擅长常见精神疾病的诊治、早期干预和全病程管理等以及抑郁、焦虑、紧张、失眠等情绪问题,婚姻、家庭及工作等社会问题,职业心理咨询以及其他心理障碍的咨询、诊断及治疗。上海交通大学硕士生导师。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临床三科副主任,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早期精神病性障碍科主任,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精神病性障碍科执行主任。兼任中国神经科学精神病学基础与临床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精神医学专科分会青
孙锦华,男,副主任医师,博士,华西医科大学精神病学与精神卫生学博士。2001年在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北大六院)进修临床精神病学。2007年获国家留学基金委全额奖学金资助留学于澳大利亚Monash大学,目前在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从事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的临床、教学、科研工作。主持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卫生局青年课题和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各一项,作为主研人员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澳大利亚NHMRC项各一项。编译书目11部,发表文章30篇,其中SCI文章10篇,相关研究发表在Brain Rese
王振,男,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华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公共卫生分会临床与预防专委会会员、国际应激与创伤研究学会会员。2003年毕业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随后在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工作至今,主要从事强迫症、焦虑障碍及心理应激相关障碍的临床诊疗工作,尤其在强迫症的心理药物综合治疗领域有较深的造诣。擅长强迫症、抑郁症、焦虑症(广泛性焦虑、惊恐障碍)、社交焦虑(社交恐惧)、失眠等常见心理问题的临床诊疗,以及人际交往指导和工作压力管理。长期
辛茜庭,女,主任医师,副教授,1989年毕业于河北中医学院中医系本科。1989年至今在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中医妇科工作。2004年-2007年作为第三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师承徒弟,师从著名中医妇科专家许润三教授,并以优异成绩结业。擅长盆腔炎、月经失调、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不孕症等疾病的中西医诊断及治疗。已参与省部级科研课题2项。在国内一级刊物以第一作者发表专业学术论文10余篇,主编参编专著5部。2005年度获《抑痛平治疗子宫腺肌症月经过多和痛经的临床研究》院级科技进步三等奖。2006年9月获北京中医药大学优秀
尹德海,1964年生,贵州省黄平县人。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博士,副教授。从事专业:中西医结合肾脏病、糖尿病。学习工作经历:1986年7月毕业于贵阳中医学院医疗系,1986年8月~1991年8月在贵州市黄平县医院内科工作,1991年9月~1994年7月就读中国中医研究院肾脏病专业硕士研究生,1994年8月~2000年8月在福建省立医院肾内科工作,2000年9月~2003年8月在中国协和医院大学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博士研究生,2003年9月至今在北京协和医院中医科工作。1986年大学毕业后一直从事中西医结合临床工
阎小萍,主任医师,第四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师承博士生导师、全国名老中医焦树德教授学术经验继承人。 现任中日友好医院中医风湿病科主任,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日友好医院党委委员、中医风湿病科党支部书记。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理事、全国名医理事会副理事长、中华中医药学会风湿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风湿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风湿病联盟副主席、中国医师协会风湿免疫科医师分会委员、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风湿病专业
徐远,女,1958年出生。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中医糖尿病科副主任、主任医师,全国名老中医印会河教授的学术继承人之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认定的全国200名优秀临床中医人才之一。 从事临床一线医疗、教学及科研工作二十余年,具有扎实的理论及实践功底,医治大量的常见病、多发病、包括疑难杂病的病人。在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代谢综合征和慢性肾脏各种疾病方面有丰富的诊治经验。主张未病先防,已病防变。认为脾肾两虚是糖尿病及代谢综合征发生之本,肝气不调是糖尿病及代谢综合征发生的重要因素,瘀血阻络是贯穿糖尿病及代谢综合征发生发展全
王清,女,1968年生,主任医师,中西医结合学博士。兼任中国中医药促进会中医生殖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世界中医药联合会第一届出版编辑委员会理事,中医编辑及翻译专业委员会理事,北京中医药大学兼职副教授,北京中医药大学硕士生导师。1992年至今,在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中医妇科从事医教研工作。师从著名中医妇科名家许润三教授、郭志强教授,曾经作为中日友好医院援藏医疗队专家赴西藏进行医疗支援,多次参与医疗机构及社会慈善组织的医疗义诊活动,到过四川汶川,参加过2008年奥运、残奥会等的医疗保障工作。 专业特长:擅长
徐晓峰,男,1961年 6 月出生,浙江兰溪人,毕业于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现任南京军区杭州疗养院中医科主任,质控办主任,主任医师,南京军区 181 工程卫生系列学科带头人。多年来主要从事冠心病、高血压、高血脂、代谢综合征、肥胖症等心血管内科疾病的临床防治及全军师以上干部的疗养和保健工作,包括对中老年心血管疾病的诊断评估、预防保健、康复指导及疗养调理等。曾担任南京军区杭州疗养院疗养科副主任、主任等职。2006年组建由总后勤部批准的以提供特需医疗服务和健康管理为主要服务内容的全军高级干部健康管理体检医学中心,
1978年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1987年毕业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研究生院,获医学硕士学位。毕业至今一直在北京协和医院工作。1993年和1997年先后破格晋升为副教授和教授,1998年为博士生导师。已培养硕士生6名、博士生10名。1999~2000年在美国德州大学健康科学中心研究中草药治疗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师承著名中医、中西医结合专家祝谌予教授,从事中医、中西医结合医、教、研工作。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及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及首都发展基金等重点课题10余项。曾获北京市科技成果奖、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王宏才,中国中医科学院博士生导师、主任医师、教授从事临床及中西医研究20余年,擅长内分泌、代谢等疾病的防治。曾应邀赴40多个国家进行医疗或讲学。多次完成外交部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大医疗任务。主持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课题基于信息挖掘技术的程莘农院士诊疗经验及传承方法研究,国家穴典课题少泽穴对乳汁分泌不足的临床多中心研究,以及针药结合对糖尿病神经病变的临床和机理研究,不同参数电针对糖尿病相关指标影响研究,糖耐量受损患者早期干预等多项研究。发表论文50余篇,著、主编、合编著作20余部。 2000年、2003年应邀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