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阳,男,主任医师。CT室副主任。唐山市医学会放射学分会会员。自然科学核心期刊《CT理论与应用研究杂志》编委。在《医学影像学杂志》、《中华胰腺病杂志》、《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等核心期刊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发表论文32篇。1999和2002年分别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进修影像诊断;2003年在协和医科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附属肿瘤医院进修影像诊断;唐山市第六批优秀市管专家。2005年在唐山市科技局完成MRI对鼻咽癌、颅底转移以及放疗中、改变的诊断与评价的市级科研立项;2008年完成小肠黏膜相关型淋巴瘤的
凌莉,博士,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医学统计与流行病学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流动人口卫生政策;卫生管理中的统计方法;艾滋病流行病学。 社会兼职 广州市越秀区人大代表 广东省卫生统计学会副秘书长 中国卫生信息学会理事 中国卫生信息学会医学统计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广东省现场统计学会常务理事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新药评审专家
李秀玲,女,主任医师,教授,原中华儿科学会辽宁分会副主任委员;原中华遗传学会辽宁分会副主任委员;原中华实用儿科杂志编审。1950年毕业于哈尔滨医科大学。于中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从事医疗、教学、科研工作已近60年。曾赴日本东京国立癌中心研修。主治:小儿科各系统疾病。各型肺炎、哮喘、心律失常、心肌病、先心病;消化道溃疡,急慢性肺炎,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肌炎,类风湿,过敏性紫癜,血友病等疑难重症,以及各型癫痫、抽动症;近行性肌营养不良、重症肌无力;脑发育不全、脑瘫、智力低下等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治。遗
张玉琪,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1962 年出生于天津,1995 年获博士学位, 1989 年至 1992 年任解放军总院神经外科主治医师,1995 年至 1997 年在美国佛罗里达大学神经外科做访问学者,攻读博士后,1997 年至2012年任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神经外科1病区主任。2012年作为特殊人才被清华大学引进,现任清华大学玉泉医院副院长,神经中心副主任。 我国著名神经外科专家,医学博士,留美博士后,主任医师,教授,研究生导师。1986年毕业于第三军医大学, 1992年硕
刘彦春,女性,博士学位,主任医师。1992年8月毕业于白求恩医科大学医学系;1992年-1998年从事内科及妇产科工作;1998年-2001年首都医科大学皮肤性病学系攻读硕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性病、艾滋病、皮肤病。专业上擅长:(1)性传播疾病;尤其对HPV病毒感染造成的各类尖锐湿疣和宫颈疾病;(2)女性下生殖道感染;(3)性病和艾滋病的心理问题;(4)各期艾滋病的治疗;(5 )常见皮肤病;目前负责的科研课题:1、 首都青年发展科研基金课题男性尿道分泌物异常和女性阴道分泌物异常的性病病征处理的有效性评价。
陈俊勇,1933年5月出生,上海人,1967年研究生毕业后在武汉测绘学院留校任教。1974年调入北京,在北京测绘研究所从事大地测量研究工作。1979年以优异的成绩被国家选派到奥地利格拉茨技术大学留学深造,1981年获科学技术博士学位。1982年任国家测绘局总工程师,1985年至1988年任国家测绘局局长、党组书记,1988年至1994年任总工程师,现任国家测绘局特邀顾问,科技委员会主任。 陈俊勇同志在几何大地测量、卫星大地测量、地球重力场参数计算及地球动力学等方面做出了显著的成就和贡献。推导出大地测量中许
刘渡舟,中医学家。着力于《伤寒论》的研究。强调六经的实质是经络,重视六经病提纲证的作用。提出《伤寒论》398条条文之间的组织排列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临床辨证善抓主证,并擅长用经方治病。从事中医教育30多年,为培养中医人才作出了贡献。刘渡舟,原名刘荣先,1917年10月9日出生于辽宁省营口市。幼年时,因体弱多病,常延请中医大夫治疗,亲身感受到了中医药的疗效,逐渐对中医药产生了兴趣。由于他体质虚弱的原因,他的父亲在择业时给他选择了中医这条道路。16岁时在营口正式拜当地名医王志远先生为师,矢志学习中医,从而迈出了
张锡纯(1860~1933)中国医学家。中西汇通派代表人物之一。字寿甫。河北盐山人。出身于书香之家,自幼读经书,习举子业,父亲喜欢写诗,著有《莲香斋诗稿》。小时候,他父亲就要他读唐诗,还精选历代名家诗数百篇要他背诵。因此,张锡纯十余岁就能写出一手好诗。有一次,他在题为《天宝宫人》试帖诗中,写了月送满宫悉的诗句。他父亲认为那是佳句,大加称赏,并对人说他的儿子异日当以诗显名。但实际上,张锡纯显名的,并不是诗,而是医。 1893年第二次参加秋试再次落弟后,遵父命改学医学,上自《黄帝内经》 、《伤寒论》,下至历代
梁思礼(1924年8月24日-),梁启超之子,广东新会人,导弹控制专家,火箭控制专家中国航天CAD技术倡导者和奠基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学曾就读于天津市南开中学。曾任国际宇宙飞航联合会副主席、中国航天部总工程师、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科技委副主任。现任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中国航天机电集团公司科技委顾问。他是我国导弹控制系统研制领域的创始人之一,航天可靠性工程学开创者和学科带头人之一。何梁何利基金获得者,荣获中国老教授科技兴国贡献奖。成为航天可靠性工程学的开创者和学科带头人之一。航天CAD的倡导者和奠基人;何
郭光灿,男,1942年12月生,汉族,福建省人。1965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965年7月至今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工作,1981年9月-1983年9月在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做访问学者。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信息技术科学部院士。郭光灿现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从2005年1月起被聘为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教授。 郭光灿院士主要从事量子信息的理论与实验研究。国际上首次提出概率量子克隆原理,并推导出最大克隆效率公式,被称为段-郭概率克隆机、段-郭界限,在实验上研制成功概率量子克隆机和普适量子克隆机,证实相关的理论
1988-1991年,在贵阳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做矿床学博士后,先后师从徐克勤先生和凃光炽先生从事多金属硫化物矿床成因的研究工作,周怀阳教授1988年于南京大学地质系获博士学位,1991-2002年,在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工作,期间曾获德国洪堡基金,任德国亚琛工业大学客座研究员;获德国政府基金资助,任德国汉堡大学和德国海洋与极地研究所访问学者。现任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特聘教授,中国大洋地球与环境科学研究中心主任。 1978-1988年,在南京大学地科系学习,分别于1985年和1988年获硕士
窦国仁,中科院院士、泥沙及河流动力学专家满族,辽宁北镇人。1956年毕业于苏联列宁格勒水运学院,1959年获副博士学位,1960年获技术科学博士学位。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名誉院长、高级工程师。1991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现兼任交通部技术顾问、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教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水利学科评议组召集人、中国水利学会副理事长等职。 长期从事紊流和泥沙方面的研究工作,著有紊流力学(上、下册),发表论文120余篇。因主持研究和解决长江葛洲坝工程中的泥沙问题,获198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提出
周成虎,男,1964年8月生,博士。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副所长,地理信息系统与遥感应用专家。1984年获 南京大学陆地水文专业学士学位,1987年获 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自然地理 专业硕士学位,1992年获中国科学院地理所 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博士学位。国际地理联合会(IGU)秘书处2014年6月发布的最新选举结果,中国地理学会对应IGU委员会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副所长周成虎当选IGU执行委员会副主席。任期为2014年8月2018
邓兴旺(Xing-WangDeng)教授,男,1962年10月生。1989年5月在美国加州伯克利分校获得博士学位。现任美国耶鲁大学副教授。目前从事植物分子及发育生物学研究。他是世界著名的生物学家,现任北京大学长江特聘教授,北京生物科学研究所联合所长。作为美国耶鲁大学分子、细胞和发育生物学系终身教授,邓兴旺教授长期从事植物分子遗传及生理学方面的研究。1995年,因他在调控植物光形态建成的有关基因的研究中所取得的杰出成绩,荣获美国总统青年教师奖。2003年,他获得世界植物分子生物学领域最重要的Kuhmo奖。他
丘成桐(Shing-Tung Yau,1949年4月4日-),原籍广东省梅州蕉岭县,客家人,生于汕头,长于香港。著名数学家。数学界最高荣誉菲尔兹奖得主之一。丘成桐1949年4月4日生于广东汕头,兄弟姐妹八人。后全家移居香港。14岁时在大学教授哲学的父亲过世,由母亲独力抚养成人。中学时就读香港培正中学,1966年入读香港中文大学崇基学院数学系。大学三年级时,获Stephen Salaff前往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深造,师从陈省身。1971年获得博士学位后,在高等数学研究所作了一年博士后研究,然后在纽约州立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