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ull
夏季是泌尿系统结石的高发季节。据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院长助理、泌尿外科郭正辉教授介绍,5%~10%的人在其一生中至少发生过1次尿路结石,我国尿路结石的发病率为1%~5%,而南方地区由于地域气候等因素,发病率高达5%~10%。对于大家普遍认同的长结石是由于水太“硬”的观点,郭正辉指出,水质与尿石症有一定关系,但饮水少才是主因。
提醒
1.“专宠”一种食物吃不消
郭正辉提醒,在日常饮食中,不能因为某种食物好吃就“情有独钟”,必须合理均衡饮食。即使检查出身体缺乏某种营养素需要某种食物来补充时,也不宜经常性大量进食,因为消化吸收不了就会给“长石头”创造空间。
2.天天高蛋白易“长石”
郭正辉介绍,尿石症发展过程及流行病学研究均证实,尿石症的形成与蛋白质的摄入有密切的关系,摄入过多的动物蛋白如:猪肉、牛肉等,可导致尿液中钙和尿酸含量增加及枸橼酸盐的减少。尿钙和尿酸是形成尿路结石的物质基础,而枸橼酸盐是一种尿石的抑制物质,其含量减少进一步增加尿结石形成的危险。
答疑
长结石是因为水太“硬”?
答:有一定关系,但饮水少才是主因
有些人觉得喝的水质较硬,含矿物质较多,才易得尿石症。郭正辉表示,水可以分为软水和硬水,钙镁离子含量高的是硬水。现有研究普遍认为,水的硬度是通过影响尿液成分及尿液的饱和程度从而影响结石发病的,虽尚无明确有力的证据表明硬水会导致结石风险增加,但这种可能性仍然存在。
郭正辉指出,比起水质,饮水少才是得尿石症的主因。夏天快到了,由于大量出汗、喝水少,尿液浓缩使晶体过于饱和,促进晶体沉淀形成,加上夏季大家暴露于阳光下的时间长,紫外线照射皮肤有助于体内更多的维生素D和维生素A合成,而维生素D和维生素A可促进小肠吸收钙离子,使尿液中排泄钙增多,尿内结石物质易产生结晶核,使结石的发生率大大增加。因此,夏季预防尿石症,更应多补水。(记者 李楠楠 通讯员 王海芳 赖义明)


揭秘印度生意最火爆的代孕工厂
虫草中添加“伟哥”?专家称无检验依据
火锅、小龙虾越吃越想吃? 地餐馆调料检
实拍妇科实习全程:女人越漂亮越容易得
英女子得了“睡美人症” 每天清醒两小时

萨德对中国保健食品的进出口有何影响
日本核辐射地区生产的食物吃了怎么办
别对疾病的小信号视而不见
美容觉可以改善脸色 打鼾却让你老丑笨
盘点乳房太大对女人带来的健康危害
罂粟壳吃了有什么感觉
英国脱欧,对我国营养保健产业的影响
雾霾下的自救方案(2017版)
H7N9病毒中话鸡肉 产业安全促发展
长三角营养保健产业联盟信息专报(3.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