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制卤菜、私房烘焙、祖传招牌菜……只要你加对方微信、在线支付,美食就会送上门。借着微信营销的东风,“微信私房菜”火了,不少经营者赚得盆满钵满。然而,销售火爆的背后,食品安全、售后维权难等隐患也不容忽视。
据了解,上个月,四川成都的“美食达人”祝先生看到自己朋友圈里有一家“私房烘焙”很火,就买了三盒蛋糕,谁知一家三口吃完后都拉了两天肚子,这一直让他对朋友圈里的美食心有余悸。
记者随机询问了几家“微信私房菜”,经营者均表示没有经营许可证和卫生许可证,顾客大多是朋友介绍来的,每天卖出那么多货,从来没出过问题。
对此,重庆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投诉部主任喻军说,“微信私房菜”经营零散、私密,且商家地址不明、资质不全、食材来源不明,监管难度很大,消费者事后维权也将十分困难。消费者在用微信交易购买食品时要加强风险意识,谨慎选择,发现问题及时向食药监部门或工商部门举报。
多名消费者表示,不应将“微信私房菜”等微信营销“一棍子打死”,长远来看,应参照电子商务为其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体系,工商、食药监、物价以及微信平台应形成联动机制,共同推动其健康发展。


揭秘印度生意最火爆的代孕工厂
虫草中添加“伟哥”?专家称无检验依据
火锅、小龙虾越吃越想吃? 地餐馆调料检
实拍妇科实习全程:女人越漂亮越容易得
英女子得了“睡美人症” 每天清醒两小时

日本核辐射地区生产的食物吃了怎么办
萨德对中国保健食品的进出口有何影响
别对疾病的小信号视而不见
美容觉可以改善脸色 打鼾却让你老丑笨
盘点乳房太大对女人带来的健康危害
罂粟壳吃了有什么感觉
英国脱欧,对我国营养保健产业的影响
雾霾下的自救方案(2017版)
H7N9病毒中话鸡肉 产业安全促发展
长三角营养保健产业联盟信息专报(3.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