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时便利店,消费者有两个痛点需要解决:一是排队,二是找零钱。如何用线上的手段解决这两大难题?全时研发了基于微信平台的电子商务汇集平台。第一步就是电子钱包。尽管微信、支付宝都具备这些功能,但张云根不想把这些用户拱手让人。全时自主研发了电子钱包,只要往里充钱,顾客扫描二维码就可以进行支付了。
同时,依靠手机终端,在全时便利店的任何一个角落,消费者都可以对商品进行扫描,然后用手机支付。基于此,全时希望能够将零售和金融思维进行跨界整合。未来,消费者从中得到的收益,不仅仅是现金,而很有可能是一顿早饭,或者一些日常生活用品。
用户价值再造
用户被导入线上之后,对用户的价值进行再开发、再改造,成为全时最紧迫的任务。
显然,张云根不会把门店的产品单纯地搬到线上,因为这样毫无意义可言。
在他看来,碍于空间限制,便利店满足消费者需求的程度是不高的,它提供的仅仅是快捷、应急的产品。但事实上,消费者可能还希望得到一些具有特定价值的产品,比如生鲜产品。这样的需求,就可以通过线上的延展来实现。
白领下班以后,可以顺便将生鲜产品从门店取回家。但生鲜电商的痛点在于最后一公里的高额配送费。不过,对于重资产运营的全时来说,这几乎是零成本。
做重资产的便利店,有一个最重要的条件,即物流配送一定要达到一日三配。在全时的门店,一般下午会做两次补货,夜间做常态补货(鲜食补货)。借助门店已有的物流体系,例如,北京周边的新鲜草莓,只要夜间采摘,组装好送到物流中心,凌晨便可送达门店。
在张云根看来,全时的线上平台不打算做得太大,而只进行价值开发,走精致路线。
未来,张云根理想中的全时,是利用门店完成所有终端零售业态的整合,“未来的全时会脱离便利店,整个业态会朝着纵深发展。也许会拥有社区的理发店、餐饮店、洗衣店……”他畅想着。
只要掌握用户,一切皆有可能。管理
责任编辑:朱丽
(责任编辑:HN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