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服务指南消费指南  服务热线:400-8269-121

长三角营养保健产业联盟浙江省协会上海协会江苏省协会江西省协会安徽省协会台湾产业馆地方站浙江站上海站江苏站江西站安徽站

您当前的位置 :健康资讯 » 销售商营销方略

食品品牌如何低成本突围

2015-07-19 来源:121健康网
nmousewheel="return bbimg(this)" height="296" src="http://oldimg.brandcn.com/UploadFiles_3412/201202/2012020714362054.jpg" _fcksavedurl="http://oldimg.brandcn.com/UploadFiles_3412/201202/2012020714362054.jpg" width="397" onload="resizepic(this)" border="0" alt="" />

 

  2011年12月7日,徐福记国际集团发布公告称,商务部已于12月6日批准瑞士食品巨头雀巢集团以17亿美元的价格收购其60%股权的交易。雀巢收购徐福记,不仅会增加其与玛氏、卡夫、联合利华等对抗的筹码,也进一步压缩了雅客、金丝猴、大白兔等国内中小糖果企业的生存空间。实际上,雀巢收购徐福记并非孤立的事件。近年,雀巢的触角已经伸向多个领域,不仅收购了银鹭、瓶装水领域的云南大山饮品公司,还在早年收购了太太乐、豪吉鸡精,其战略意图已浮出水面??建立一个覆盖调味品、冰淇淋、饮用水、蛋白饮料、糖果等诸多领域的庞大产业链。

  面对跨国食品巨头的品牌与资本大棒,国内食品企业注定是“养大了卖掉”的命运?中小食品品牌如何突围?

  困境与误区

  从外部环境来看,面对跨国品牌咄咄逼人的营销攻势,国内食品企业集体陷入困境之中,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国内食品企业的品牌力较弱,“造牌”越来越难。由于媒体广告价格等传播费用的不断提升,国内食品企业品牌建设的成本也不断“水涨船高”。另外,随着众多新媒体的出现,品牌传播呈碎片化趋势,食品企业“造牌”的难度不断提升。第二,渠道优势受到挑战。原本,中国食品企业多依靠渠道优势生存,但随着外资品牌对中国本土知名品牌的并购,跨国食品巨头加速了渠道下沉的进程,使得国内食品企业的渠道优势不断消弭。

  外部环境的改变只是中国食品企业品牌力弱、发展艰难的原因之一,从企业自身来看,中国食品企业在进行品牌建设时也存在着很多误区:

  第一,用销量代替品牌。不少食品企业满足于当前不错的营收状况,对关系到企业长远发展的品牌模式采取漠视的态度。品牌需要销量,但销量更需要品牌。没有品牌的销量是暂时的,而没有销量的品牌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不少食品企业忽视品牌建设,只追求短期的销量,缺乏战略性品牌思考,从长远来看,很难获得持续发展。

  比如,今天的知名品牌洽洽瓜子最初只有100多万元资金,但企业始终坚持进行品牌投入,最终从众多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成为炒货行业的第一品牌。

  第二,不能正确认识品牌资产状况。很多食品企业在进行品牌建设时,并不能认清自身的现状,盲目地进行高举高打,结果有可能不仅没有成就品牌,而可能丧失原有的优势。实际上,企业在打造品牌的时候,首先要弄清楚自身的品牌状况如何:是OEM品牌、渠道知名品牌、终端知名品牌、隐形冠军、地特产品,还是全国性品牌?资源状况和品牌资产基础不同,品牌建设的方向和策略很可能判若云泥,因此,理清自身状况是食品企业进行品牌建设的前提条件。

  比如,饮料行业的奥的利曾经红极一时,在基础并不牢固之时,不惜重金请韩国明星做品牌代言,最终因为缺乏后续产品,渠道矛盾重重,盲目多元化导致产业空心化而销声匿迹。

  第三,品牌定位不清晰。定位之父艾•里斯先生曾经说过:“要毁灭一个品牌最容易的方法是把这个品牌名称使用在所有的事物上。”例如,国内大多数小休闲食品企业的品牌定位不清晰,一些母品牌(企业品牌)会与子品牌(产品品牌)混淆在一起,将母品牌作为所有品系品牌名称的现象非常普遍。这必然会引发企业的品牌诉求混乱,让消费者产生混淆,不利于进行品牌建设。

  第四,品牌建设一曝十寒。实际上,国内不少食品品牌都是其所在品类的代表,比如饮料行业的旭日升、红牛、王老吉等品牌。令人遗憾的是,不少中国食品企业在建立品类之后,就故步自封、不思进取,最终难以逃脱“一红就死”的命运。实际上,市场竞争是动态的,即使实现了品类占位,也绝对不可能一劳永逸。品类是品牌的框架,品类需要品牌和产品在吐故纳新的过程中不断地诠释其内涵。不少中国企业正是忽视了品牌与品类的逻辑关系,在创新甚至创造了一个品类之后忽视品牌的后续建设,从而痛失好局。

  比如,汇源占据高浓度果汁品类之后,却在产品和品牌创新上乏善可陈,鲜有创新之举。虽然汇源推出了他她水、柠檬me等品牌切入低浓度饮料领域,但由于各子品牌的品牌诉求与其原有的“健康”定位缺乏内在一致性,使得品牌建设几乎原地踏步。

  尽管中国食品企业在品牌建设方面存在很多困境和误区,但企业要做大做强,打造强势品牌始终是绕不开的关键。

TAG:|食品|品牌|低成本|

扩展阅读

相关资讯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121健康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121健康网所有。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填写Email地址,试阅行业信息专报:

公众号头像 health121

121健康商城是长三角营养保健产业联盟健康产品服务平台的服务窗口之一。健康产品100%正品,厂家直供,专业营养师分享。

微信“扫一扫”立即关注

微信号:health121qjd

不良信息举报 中国网信网 网警 可信网站
 
QQ在线咨询
邮箱
咨询热线
400-8269-121
服务时间
周一至周五(8:30-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