肚子大的亚洲人更易患上2型糖尿病吗?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副院长翁建平教授在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第十八次全国学术会议上说:“亚洲人的BMI(体重指数)与糖尿病存在较弱的相关性,但中心性肥胖与糖尿病患病率的相关性则很强,远甚于BMI。”
在亚洲人,中心性肥胖与糖尿病风险性特别相关,且与BMI无关。亚洲人群,特别是南亚人群,有更严重的腹型肥胖。有研究调查了腹部脂肪容量与体脂的关系,在调整了年龄、BMI和总体脂后,澳大利亚的土著人、华人和南亚人,无论男性还是女性,都要比欧洲男性和女性有更高的腹部脂肪组织。
这些研究提示,亚洲人群2型糖尿病风险性增加可以归因于增加的腹部和内脏脂肪组织。腹腔脂肪组织增加导致脂肪酸增加并流入肝脏、改变脂肪因子生成,引起脂肪肝和肝脏胰岛素抵抗。脂肪异位沉积在肝脏和骨骼肌,这些导致胰岛素抵抗,如此造成恶性循环,进一步增加这类脂肪的异位沉积,加重胰岛素抵抗和2型糖尿病患者的B细胞功能受损。
此外,生活方式和环境因素对于糖尿病在亚洲的流行有严重的影响。这些因素包括人口老龄化、城市化进程、饮食改变和生活方式的变化。糖尿病患病率与人均GDP的增长正相关。中国人均脂肪、蛋白质的摄入量明显增加,碳水化合物摄入量明显下降。大米消耗量的增加与2型糖尿病危险性增加有关,亚洲人的这种相关性更甚于欧洲人。


揭秘印度生意最火爆的代孕工厂
虫草中添加“伟哥”?专家称无检验依据
火锅、小龙虾越吃越想吃? 地餐馆调料检
实拍妇科实习全程:女人越漂亮越容易得
英女子得了“睡美人症” 每天清醒两小时

别对疾病的小信号视而不见
美容觉可以改善脸色 打鼾却让你老丑笨
盘点乳房太大对女人带来的健康危害
罂粟壳吃了有什么感觉
英国脱欧,对我国营养保健产业的影响
雾霾下的自救方案(2017版)
萨德对中国保健食品的进出口有何影响
日本核辐射地区生产的食物吃了怎么办
H7N9病毒中话鸡肉 产业安全促发展
长三角营养保健产业联盟信息专报(3.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