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服务指南消费指南  服务热线:400-8269-121

长三角营养保健产业联盟浙江省协会上海协会江苏省协会江西省协会安徽省协会台湾产业馆地方站浙江站上海站江苏站江西站安徽站

您当前的位置 :健康资讯 » 健康新闻

母女俩患“同款”心脏病 手术方式为何大相径庭?

2017-12-18 来源:浙江在线

今年31岁的徐女士来自浙江绍兴,26年前,她曾因先天性心脏病在浙江省儿童医院做了手术,术后恢复良好,如今已成两个娃的妈妈。

  但她没想到的是,今年11月,1周岁多的小女儿欣欣(化名)因肺炎住院,在一次常规的心超检查后,竟被确诊为和她当年一样的先天性心脏病——动脉导管未闭。

  “怪不得小宝还不会走路时,就有医生听诊后说,心脏有杂音。”徐女士回忆道。

  小科普:动脉导管未闭是怎么回事?

  正常情况下,新生儿在出生10小时左右,主动脉与肺动脉之间的动脉导管就应关闭,否则就形成了先天性心脏病——动脉导管未闭。简单讲,动脉血会“漏”到肺动脉引起肺动脉高压,同时使得主动脉中的血含量不足,不但会影响宝宝今后的生长发育,还会引起反复肺炎、心内膜炎,更糟糕的后果便是心力衰竭。

  如果6月龄时动脉导管仍未关闭,心脏科医生就会考虑用介入方法封堵动脉导管。

图片1.jpg

  一番考虑后,徐女士决定,把女儿送到自己曾经就诊的浙江省儿童医院,也就是现在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以下简称“浙大儿院”)。

  时隔26年,女儿做手术竟不用开刀了

  当年的主治医生,现在成了医院院长

  上周三(12月6日),浙大儿院心血管内科朱卫华主任医师为欣欣做了微创介入手术,通过在大腿根部穿了针眼大小的“孔”,插入一条导管,把封堵器送到动脉导管缺口处进行封堵。

  历时40分钟左右,手术顺利结束,第二天小家伙就能下地走路了,上周五出院后到现在,早已恢复了往日的调皮捣蛋。

图片2.jpg

封堵器(图片来自网络)

  “没想到过了这么些年,这种心脏手术可以不用开刀了,真好!当时我被推进手术室的时候,爸妈还特别紧张呢!”回想起自己的经历,徐女士感慨万千。

  她曾经问过爸爸,其实早在自己3、4个月大的时候,她就在一次体检中发现了心脏疾病,当时受手术年龄限制,直到5岁才做的手术。

  “以往做动脉导管未闭手术,都会在胸部留下6~7厘米长的疤痕,并且胸骨和肋骨之间的关节有损伤的风险。现在这种病,除了个别情况复杂的患儿,微创介入手术已经基本取代了传统的开刀手术。”朱卫华主任医师1980年从医至今,见证了儿科医疗技术的发展与变革,当年徐女士的主刀医生舒强,如今也已是浙大儿院院长。

  舒强教授介绍,浙大儿院心胸外科发展30余年,手术数量和质量不断提高。目前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总量14000余例,年开展心脏手术1000余例,手术成功率达99% 。最低手术年龄1天,最低体重600g,体外循环最低体重2.1kg。

  “先心病患儿的手术时间不以孩子的年龄大小和体重来断定,唯一决定手术时间的是患儿的实际病情。”舒强教授说,先天性心脏病并不像大家想象的那么可怕,及时确诊并手术治疗,绝大多数孩子都能恢复健康。

  其中,因无需全麻,无需备血,不会留下疤痕,术后恢复快,几乎没有并发症,6个月龄后不受年龄限制等优点,微创介入术被广大患儿及家长所接受。自1989年开展第一例动脉导管未闭微创介入手术至今,浙大儿院已完成4000余例此类手术。

  朱卫华主任医师期待,未来的动脉导管未闭手术使用的封堵器材料,或许可以被人体所吸收,并逐步取代当前的镍合金材料,“长出来的肉覆盖封堵器后,材料即被吸收,做没做手术甚至都没有差别了。”据悉,当前填补心脏房间隔缺损的可吸收材料研究已有眉目。

扩展阅读

相关资讯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121健康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121健康网所有。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填写Email地址,试阅行业信息专报:

公众号头像 health121

121健康商城是长三角营养保健产业联盟健康产品服务平台的服务窗口之一。健康产品100%正品,厂家直供,专业营养师分享。

微信“扫一扫”立即关注

微信号:health121qjd

不良信息举报 中国网信网 网警 可信网站
 
QQ在线咨询
邮箱
咨询热线
400-8269-121
服务时间
周一至周五(8:30-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