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8%家庭半年更换筷子
近日,一则“筷子使用超过3个月或引发肝癌”的消息在微信朋友圈热传。有网友认为,家里的筷子已使用几年了,并没吃出什么毛病;有人则认为致癌说法“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筷子和牙刷一样需要经常更换。
羊城晚报记者随机采访了13位市民,大多数市民表示没有经常更换筷子。他们普遍认为,筷子只要注意清洁就不会出现问题。
国际食品包装协会的调查报告称,很多人没有定期换筷子的习惯,只有等筷子断了、破损严重时才会更换。能做到半年换一次的家庭仅占8%,92%的家庭筷子超期使用,有些餐馆的筷子则使用3年以上。
至今没有统一“国标”
近日羊城晚报记者走访广州市内多家超市。在华润万家超市,货架上摆满了近20多种品牌的筷子,有普通竹木筷、不锈钢筷、五彩塑料筷和镀金银筷等,价格从4元到108元不等。
记者发现,这些筷子的包装上,仅有4个品牌标注建议“使用3至6个月更换”或者“两三个月更换”的字样。面对各种各样的筷子,消费者或注重美观,或讲究材质,鲜有人关注筷子本身的质量问题。“我喜欢竹类的,主要外观简单,且实惠实用。”市民杨先生说,选择筷子全凭个人习惯感受,不会细看外包装。
值得一提的是,品种繁多的筷子背后却隐藏着一个鲜为人知的事实——至今没有统一的国家标准。
据了解,国家有关部门曾出台了关于一次性竹筷和木筷的强制性标准,对一次性筷子的产品类型、检验规则、包装、标志、贮存及运输等进行了明确规定。但是家庭常用的可重复使用筷子依然没有统一的国家标准。
发霉筷子易生致癌物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称,为了延长使用寿命,许多木筷表面都会刷上一层食用漆。但筷子在使用一段时间后,食用漆就会脱落或破损,木筷很容易滋生细菌。
记者调查发现,目前很多家庭使用的筷子以木质和竹质为主,通常清洗干净后习惯将筷子放置在筷筒或橱柜内。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朱毅告诉羊城晚报记者:“这种放置方法是错误的,因为筷子在没有被完全晾晒干后,很容易发霉。”
朱毅说,使用被细菌侵蚀的筷子,轻者可能导致感染性腹泻、呕吐等消化系统疾病,发霉的筷子则易产生“黄曲霉素”,该物质被广泛认定可诱发肝癌。
“筷子上一旦出现霉斑点,要立即更换。”她建议,平时存放筷子的时候尽量保证其干燥,筷子宜半年更换一次。


揭秘印度生意最火爆的代孕工厂
虫草中添加“伟哥”?专家称无检验依据
火锅、小龙虾越吃越想吃? 地餐馆调料检
实拍妇科实习全程:女人越漂亮越容易得
英女子得了“睡美人症” 每天清醒两小时

别对疾病的小信号视而不见
美容觉可以改善脸色 打鼾却让你老丑笨
盘点乳房太大对女人带来的健康危害
罂粟壳吃了有什么感觉
英国脱欧,对我国营养保健产业的影响
雾霾下的自救方案(2017版)
萨德对中国保健食品的进出口有何影响
日本核辐射地区生产的食物吃了怎么办
H7N9病毒中话鸡肉 产业安全促发展
长三角营养保健产业联盟信息专报(3.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