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检总局发布《2016年中国进口食品
质量安全状况白皮书》
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进口食品需求逐年增加。2016年,我国共检验检验进口食品[1]466.2亿美元,同比增长1.5%,近5年进口食品贸易额年均增长率为2.6%。2016年,食用植物油、乳粉、肉类、水产品等大宗产品进口量分别达673.5万吨、96.5万吨、460.4万吨、388.3万吨,进口食品安全已经成为保障我国消费者安全的大事。
2016年,我国从187个国家(地区)进口食品132.4万批、3918.8万吨、466.2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0.4%、-7.8%和1.5%。其中进口食品贸易额列前10位的分别为:欧盟、东盟、美国、新西兰、巴西、加拿大、澳大利亚、俄罗斯、韩国和智利;肉类、水产及制品类、油脂及油料类、乳制品类、粮谷及制品类、酒类、糖类、饮料类、干坚果类和糕点饼干类等为主要进口食品种类。
2016年,质检总局进一步完善进口食品安全监管体系,严格进口食品检验检疫监管,大力落实进口食品生产经营者责任,积极推进食品安全国际共治,有效地保障了进口食品安全,全年没有发生重大进口食品问题。2016年共从82个国家(地区)检出不符我国法律法规和标准、未准入境食品 3042批、3.5万吨、5654.2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8.4%、325.2%和135.5%。其中,饮料类、糕点饼干类、粮谷及制品类为主要不合格食品种类;不合格主要原因包括:食品添加剂超范围或超限量使用、微生物污染、品质不合格等。
质检总局定期发布进口食品质量安全状况白皮书,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2016年进口食品质量安全状况白皮书》的发布,将更好地引导全社会了解进口食品总体情况,搭建政府、企业和消费者之间的信息共享平台,为各级检验监管部门做好进口食品监管工作提供参考。同时,为我国食品产业质量安全管理与发展战略提供基础数据支持。
[1]食品包括:肉类及制品(含脏器)、水生动植物产品、乳及乳制品、蛋类及产品、蜂产品、肠衣、食用油、大米、花生、蔬菜及产品、中药材、罐头、食用蛋白及制品、面粉及粮食制品、杂粮、油籽油料类、干坚果、籽仁类、茶叶、咖啡可可原料、饮料、酒类、糖类、蜜饯类、调味品、糕点、特殊膳食用食品、保健食品、转基因食品等,但不包括作为食品原料的大豆、小麦等和作为饲料原料的玉米等农产品。


揭秘印度生意最火爆的代孕工厂
虫草中添加“伟哥”?专家称无检验依据
火锅、小龙虾越吃越想吃? 地餐馆调料检
实拍妇科实习全程:女人越漂亮越容易得
英女子得了“睡美人症” 每天清醒两小时

别对疾病的小信号视而不见
美容觉可以改善脸色 打鼾却让你老丑笨
盘点乳房太大对女人带来的健康危害
罂粟壳吃了有什么感觉
英国脱欧,对我国营养保健产业的影响
雾霾下的自救方案(2017版)
萨德对中国保健食品的进出口有何影响
日本核辐射地区生产的食物吃了怎么办
H7N9病毒中话鸡肉 产业安全促发展
长三角营养保健产业联盟信息专报(3.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