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浙江省将开启“健康浙江”建设的新征程,进入实施“十三五”规划和综合医改试点省工作的关键期。在新形势下党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指引下,浙江将以“健康浙江”建设为主线,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优化生育全程服务管理,落实公共卫生策略,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加快中医药发展。

2016年
11个设区市结合实际积极探索
创造“新鲜经验”
过去一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全省卫生计生系统紧紧围绕贯彻全国全省卫生与健康大会精神和省委省政府的中心任务,抓改革、补短板、促发展,卫生计生事业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全面两孩政策正式实施,无疑是与老百姓最息息相关的政策之一。在认真做好政策衔接的同时,全省各级坚持层层落实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和“一票否决”制,全面实行生育服务登记制度,加强妇幼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努力保障服务供给,计划生育服务管理不断优化。杭州市下城区等18个县(市、区)被评为2014—2016年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
在省级综合医改试点方面,浙江省卫生计生委主任、党组书记杨敬表示,过去一年,省级综合医改试点全面启动,重点领域改革深入推进。省政府出台了综合医改试点工作方案,确定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等七项重点改革任务。
全省各地结合实际积极探索,创造了许多新鲜经验。比如杭州市的健康城市创建、流动人口社会融合;宁波市的医用耗材集中招标、分级诊疗体系建设;温州市的信息化建设、母子健康手册试点;湖州市的公立医院财务信息化监管、医疗废物信息化管理;嘉兴市的疾控体系建设、疾病分级目录等工作都取得了明显成效,为全省全面推进卫生计生改革发展提供了成功经验。

2017
贯彻《健康浙江2030行动纲要》
高水平建设“健康浙江”
2017年,在全国大健康、大卫生格局构建之下,浙江将抓住“健康浙江”建设的历史性机遇,充分发挥《健康浙江2030行动纲要》的引领作用,用好《健康浙江考核办法》这根“指挥棒”,积极探索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的实现路径。
杨敬指出,《健康浙江2030行动纲要》明确了今后15年的发展目标、方向、任务和路径,2017年全省的卫生计生工作将深入贯彻,推动实施健康环境改善等十一项行动,着力抓好健康素养提升、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中医药传承创新、体制机制改革深化、健康城镇建设等五项行动。
扎实推进综合医改试点省工作,依旧是今年卫生计生工作的重点。首先就是要加快先行先试地区的医改破题,宁波市、温州市及杭州市萧山区等13个县(市、区),作为综合医改先行先试地区,必须切实加大攻坚力度,围绕五项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和“五环联动”总体要求,按照“控总量、腾空间、调结构、保衔接”的基本路径,率先实现改革突破。并及时对“点”上经验进行总结推广,形成全省“面”上的整体突破。
按照国家规定动作要求,浙江将全面推进城市和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先行先试地区腾空间后的首轮调价要求在4月底前完成,明确年度区域医疗费用、医疗机构均次费用合理增长比例,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上半年,所有公立医疗机构全部接入“三流合一”的药品采购新平台开展采购和结算工作。
与此同时,分级诊疗制度仍将继续全面推行。完善分级诊疗服务体系,落实差别化医保支付政策,综合采取多种措施,稳步推进规范签约服务,进一步减少城市公立医院普通门诊量,加快医疗机构接入浙江省预约转诊服务平台进度并有效运行,加强双向转诊服务,推动上级医院优先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签约责任医生开放资源、分配号源,县域内就诊率提升5个百分点。同时鼓励各地探索制定区域首诊疾病种类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