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復元医院创始人王福元
“小综合”多学科
满意度在98%以上
从零开始,怎么办好一家医院?王福元告诉记者,没有前人的经验可以借鉴,只能“摸着石子过河”,一边探索一边前行,“艰苦创院、专家治院、质量立院、科技兴院、文化活院,这是我总结出来的经验。”
王福元认为,医院的发展离不开学科建设。因此,復元医院从一开始就按照三级综合性医院学科建设要求,开展“小综合”多学科基础建设,同时,根据医院发展特色和区域优势,打造“大专科”体系。老年病学和消化病学一直是復元医院的“金名片”,也是个浙江省非公立医疗机构特色学科。
大外科体系则设立了包括胸外、肿瘤、骨科、泌尿、妇产科等12个专业,11个病区,年手术量近10000台;大内科体系包括神经、呼吸、消化、康复、心血管、内分泌等9个专业,11个病区,年住院人次2.5万。此外,规划550张床位,占地80亩,拟投资6亿元的“义乌復元老年康复医院”将于今年年底前开工建设。
“办好民营医院是我的责任,只有得到政府、行业、百姓三认可,才能称得上是品质医院。”对于这一点,王福元颇为自信,早在2005年,復元医院就被义乌市列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大病医疗保险”、“工伤保险”、“交通事故急救”、“绿色生命卡保险”等定点医院。同时,復元医院向百姓公开承诺:救护车免费接诊、免收专家挂号费。“我们希望能最大限度的便民利民。”王福元说,“为百姓办医院,这是我创建医院的初衷。”作为最老牌的民营医院,復元医院在义乌受到了极大认可,王福元告诉记者,在每年卫生局组织的满意度调查中,復元医院的满意度均在98%以上。
与高校合作加强“储备军”力量
让员工感受到关爱
对民营医院来说,人才依然是横亘在发展道路上的一大难题。“优秀医疗人才通常把公立医院作为首选,认为来民营医院没前途,愿意跳出体制的少之又少。”如何招揽“精英”,建立人才梯队,成为王福元日思夜想的大问题。
“既然高级别医生难寻,不如从源头培养,扩大储备军容量。”于是,2013年以来,復元医院先后成为安徽医科大学与浙江中医药大学的教学医院,开启了在医院管理、技术服务、学术交流和科研教学等方面的深度合作,共捐资2000万元鼓励优秀学子,资助校方科研项目、建设实验室等,为医院后期引进高端医学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院校则在医院开设“临床医学研究生班”、“西学中班”,并定期委派专家教授来医院带教指导,帮助医院培养医学人才,提升科研水平。
同时,復元医院向全国各地的医疗人才抛出“橄榄枝”,高薪聘请专家为医院技术与品质背书。“作为管理者,不仅要善引人才,更要善用人才。”王福元说,为了发挥专家的聪明才智,王福元在医院里成立了专家委员会,让专家们在把好医疗质量关的同时,参与医院的民主决策。他也毫不吝惜给予医生更多机会,根据医生自身潜质,给予适合的平台。
“关爱员工也是我的责任。宁可医院增加开支也要确保员工的待遇。”这是王福元始终坚持的想法。26年来,復元医院的员工一直免费享用基本伙食和低租住房,医院还为每位员工办理了“五险一金”。2009年和2010年,王福元给每位员工增发了一个月的工资,还给护士增加了500元基础工资。不仅如此,医院每年开展“上山出海”活动,让青年员工到井冈山、延安、西北坡等地接受革命传统教育,专家教授则赴海外考察,开阔视野。“让每一位员工都有家的感觉,这也是一家好医院必不可少的品质。”王福元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