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服务指南消费指南  服务热线:400-8269-121

长三角营养保健产业联盟浙江省协会上海协会江苏省协会江西省协会安徽省协会台湾产业馆地方站浙江站上海站江苏站江西站安徽站

您当前的位置 :健康资讯 » 社会新闻

五大原因加剧儿科医生荒 浙大儿院院长:没必要唱衰儿科

2017-08-17 来源:浙江在线
 我们工作强度很大,没有午休,午饭在诊室吃,吃过之后继续看病。为了节约上厕所的时间,有时候选择不喝水。”浙大儿院门诊部主任汪天林告诉浙江在线记者,一般情况下,一名普通的主治儿科医生一天接诊近百位病人,2015年底的呼吸道疾病“旺季”中,浙大儿院门诊量突破9700人次,创下新高。

  “加班加点、超额超量是儿科医生的常态。”浙大儿院院长杜立中教授在接受浙江在线记者采访时说,“与病人的激增形成强烈对比的是儿科医护人员的短缺。”

  数据显示,目前中国2.2亿儿童仅有6.2万个儿科医生,即1万个儿童仅2.6名医生,是欧美国家的1/5~1/10。

  就浙大儿院来看,2014年医生缺口97人,护士缺口126人;2015年医生缺口18人,护士缺口105名。2015年还因为种种原因,有几十位医护人员辞职,其中,护士“辞职潮”尤为明显。

  在上周进行的浙大儿院2016年招聘首轮笔试,计划招聘104医生70名护士,通知了88位医学生参加考试,实际参加考试的却只有42人。

  五大原因造成儿科医生紧缺

  儿科医生为何如此紧缺?原因比较复杂,杜院长归纳了以下几方面:

  1、突如其来的放开全面二孩政策,让儿科医生变得更为紧缺;现在女医生占比在逐年上升,这里面有些已怀上二孩,孕期、哺乳期不能做夜班;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实行的是24小时全程无陪护护理,2个小时喂一次奶、3个小时换一次尿布、1-2个小时记录一次宝宝的生命体征,比宝宝们的父母照顾的还要细心。

  随着全面二孩的放开,越来越多的早产儿、先天性缺陷儿即将出生,这也意味着NICU的医护人员的工作会更繁重。最近两个多月,浙大儿院的NICU的床位已由原来的40余张增至60余张。

  2、分级诊疗制度还未完全到位,儿科工作强度大,要求医生的身体素质要跟上;

  以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为例,为了照顾因为早产、低体重、先天性疾病等原因住院的宝宝,NICU的30余位医护人员必须留在杭州过年,陪宝宝们迎接人生中的第一个新年。

  3、儿童病情变化非常快,问诊要格外的仔细,且儿童配合程度不高,同样的诊疗、检查、护理工作,单位时间能接待的小患者数要比成人少很多;

  4、本科阶段医学生学习的是临床医学专业,攻读研究生时才会细分为儿科等专业(除某些医学院校如重庆医科大学、温州医科大学等在本科保留了儿科方向)。毕业生就业模式改变后,儿科报考率也相对较低,而培养一名能独当一面的儿科医生,需要至少10年时间;

  5、儿科医生的收入也要比其他科室的低。儿童看病大多以呼吸道疾病为主,而且用药用量也都要有所控制。

  “医院收入中财政拨款占比不到10%,医院收入低意味着医生收入低。”在杜立中教授看来,提高儿科医生的劳务收入,提高儿科医生的职业尊严,是目前能快速缓解儿科医生紧缺的最有效手段。

  没必要唱衰儿科 

  相关部门已采取措施应对“儿科医生荒”

  “其实干儿科有干儿科的好,也正是因为孩子病情变化快,治愈率高,儿科医生相比较其他科室医生容易获得成就感,没有必要唱衰儿科。”

  浙大儿院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邹朝春告诉记者,浙大儿院对儿科医生的要求比较高,为了应对“儿科医护荒”,浙大儿院已经联合浙大医学院已设立了一个30人的小班,名为“临床医学(儿科方向)”,又称“卓越儿科班”。学生自愿报名加入,通过筛选,第一年小班人数为27人。

  “卓越儿科班的学生,能获得比其他学生更多的学习、交流、实践机会,比如早期接触儿科临床实践,获得海外交流的机会,以及能参加更多的学术活动。此外,通过与浙大儿院‘导师’双向选择,获得一对一带教。”邹朝春表示,小班施行一年以来效果不错。

  杜院长也透露,浙大儿院作为浙江省最大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儿童医院,得到了相关部门的重视。为缓解儿科医生短缺问题,日前,浙江省卫生计生委及相关部门已经主动找到浙大儿院,进行儿科医疗服务的价格体系调研。

扩展阅读

相关资讯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121健康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121健康网所有。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填写Email地址,试阅行业信息专报:

公众号头像 health121

121健康商城是长三角营养保健产业联盟健康产品服务平台的服务窗口之一。健康产品100%正品,厂家直供,专业营养师分享。

微信“扫一扫”立即关注

微信号:health121qjd

不良信息举报 中国网信网 网警 可信网站
 
QQ在线咨询
邮箱
咨询热线
400-8269-121
服务时间
周一至周五(8:30-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