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调和油配料表标注
违反业内规则
记者在济南大润发超市天桥店的食用油货架上随机抽取一款橄榄调和油,发现其配料标注中,主角橄榄油竟排菜子油和大豆油之后。记者又拿过一款5升装的花生调和油查看其配料表,发现最前面标注的却是大豆油,其次才是花生油、芝麻油等。
根据国家有关食品包装的要求,食品中各种配料应按照制造或加工食品时加入量的多少顺序在标签上一一排列。而上述诸款食用调和油不是以多少标注显然有违业内规则。
是什么让部分食用调和油标注违规操作?记者发现,济南超市里5升装纯花生油是115元一桶,而同样包装的纯大豆油仅62元一桶,但5升装花生调和油尽管其实际上仍以大豆油为主,但68元一桶的价格却比纯大豆油还高出6元钱。
不仅花生调和油,记者发现超市里销售的大多数食用调和油,其配料表上只能查到相关油品的名称,而每种配料油的比例则均未标注。
油种占比无标识要求
部分制造商钻空子
山东粮食行业协会有关专家给记者揭示了这种现象的深层次根源。据该专家介绍,按照国家现有规定,如食用油采用单一原料加工而成,就以该原料命名,如花生油、大豆油、橄榄油等,但此类油种不允许添加其他油品。而调和油则不同,根据目前标准,制造商只需将调和油所采用的各种油品显示在标签上即可,其各占比例则无标识要求。由此导致了调和油在命名上的随意性,也给部分制造商提供了“哪种油身价高就用哪种油命名”的理由。
该专家表示,调和油的成分配比在食用油行业一直讳莫如深,这不仅容易误导消费,也催生了我国调和油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的现状。
调和油国标制定出台难产
业内外急待结果
有专家认为,造成调和油市场混乱局面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我国调和油标准的缺失。
据该专家介绍,我国食用植物调和油标准从2005年开始制定,当年10月就形成征求意见稿,但到目前争议了7年多还未出台,原因就在冠名问题上。“据了解,这个国标的最终稿已经由各部委通过,正在等待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的审核与批准。”该专家表示。
但愿上述专家了解到的信息尽快变为现实,以规范我国食用调和油市场发展和保证消费者的权益。


揭秘印度生意最火爆的代孕工厂
虫草中添加“伟哥”?专家称无检验依据
火锅、小龙虾越吃越想吃? 地餐馆调料检
实拍妇科实习全程:女人越漂亮越容易得
英女子得了“睡美人症” 每天清醒两小时

别对疾病的小信号视而不见
美容觉可以改善脸色 打鼾却让你老丑笨
盘点乳房太大对女人带来的健康危害
罂粟壳吃了有什么感觉
英国脱欧,对我国营养保健产业的影响
雾霾下的自救方案(2017版)
萨德对中国保健食品的进出口有何影响
日本核辐射地区生产的食物吃了怎么办
H7N9病毒中话鸡肉 产业安全促发展
长三角营养保健产业联盟信息专报(3.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