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不起眼的大米米渣,经过生物技术处理,即可生产出富含营养的多肽蛋白粉,这一生物法制备大米多肽系列产品科技成果18日在湖北落地。
该技术由华中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院长潘思轶带领的团队历时15年研究而成。潘思轶介绍,米渣是味精厂、柠檬酸厂、糖厂等大米制糖后的下脚料。制糖后,米渣中的蛋白质含量高达60%以上,是大米中蛋白质含量的6-10倍。然而,我国大部分米渣目前只是被用作饲料,造成了蛋白质资源的极大浪费。
采用此技术后,米渣中的大米蛋白经过酶解、膜分离等程序,最终喷雾干燥得到大米多肽蛋白粉。这种多肽蛋白粉是当今营养食品工业中的高档功能性蛋白添加剂,易消化、易吸收,可广泛应用于保健食品、营养食品、焙烤食品以及运动员食品等多领域。
目前,这一重大科技项目已经在湖北省大悟县落地,总投资5.16亿元,占地面积550亩,建成后将形成年产1万吨大米多肽蛋白的能力,预计明年5月投产,年销售额可达30亿元。


揭秘印度生意最火爆的代孕工厂
虫草中添加“伟哥”?专家称无检验依据
火锅、小龙虾越吃越想吃? 地餐馆调料检
实拍妇科实习全程:女人越漂亮越容易得
英女子得了“睡美人症” 每天清醒两小时

别对疾病的小信号视而不见
美容觉可以改善脸色 打鼾却让你老丑笨
盘点乳房太大对女人带来的健康危害
罂粟壳吃了有什么感觉
英国脱欧,对我国营养保健产业的影响
雾霾下的自救方案(2017版)
萨德对中国保健食品的进出口有何影响
日本核辐射地区生产的食物吃了怎么办
H7N9病毒中话鸡肉 产业安全促发展
长三角营养保健产业联盟信息专报(3.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