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疫人员不以检测数据说话,而是“向钱看齐”,暗中兜售《动物检疫合格证明》,这不仅是责任的迷失,更在无形中透支舌尖上的安全,本案中就有1.5万余头未检验的生猪流入市场。
尽管“花钱买检疫合格证”看似匪夷所思,但在现实中却屡次上演。2012年,媒体调查发现,河北承德、秦皇岛、山东昌邑等多地在肉鸡检疫中“走过场”,花钱就能买到检疫证明。2014年,肇庆市某市场里,花钱也能买到生猪检疫合格证,且可指定日期。
“花钱买证”何以风行?一是利益驱动。本案中,检疫人员即使以1元/头的“低价”收好处费,也获利1.5万元。这种无本万利的买卖,会让许多人心动。更重要的是,粗放式管理,缺乏有效的倒查机制。
笔者认为,要避免“花钱买证”,除严厉打击之外,还要建立倒查纠错机制。比如,上级检验部门应对动物检验以一定比例进行抽查、不定期检测,从而揪出“内鬼”,遏制“花钱买证”肆虐的空间。放在更大的层面,相关部门应逐步完善食品安全追溯查询,不妨用“扫码认证”,将“花钱买证”一扫而光。
试想,如果通过扫码,能查询到肉的产地、检验人、出栏日期、生产流程,“花钱买证”岂不等于是自投罗网?因此,食品监管要紧跟“互联网+”的浪潮,这就要求相关职能部门要打破部门区隔,建立统一的数据库,逐步实现食品的可查询。


揭秘印度生意最火爆的代孕工厂
虫草中添加“伟哥”?专家称无检验依据
火锅、小龙虾越吃越想吃? 地餐馆调料检
实拍妇科实习全程:女人越漂亮越容易得
英女子得了“睡美人症” 每天清醒两小时

别对疾病的小信号视而不见
美容觉可以改善脸色 打鼾却让你老丑笨
盘点乳房太大对女人带来的健康危害
罂粟壳吃了有什么感觉
英国脱欧,对我国营养保健产业的影响
雾霾下的自救方案(2017版)
萨德对中国保健食品的进出口有何影响
日本核辐射地区生产的食物吃了怎么办
H7N9病毒中话鸡肉 产业安全促发展
长三角营养保健产业联盟信息专报(3.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