膨化技术属于物理加工技术
膨化食品是指以谷类、豆类、薯类、果蔬类、坚果籽类等为主要原料,经焙烤、挤压或油炸等膨化工艺制成的具有一定膨化度的一类酥脆食品,特点是有利于原料自身营养的消化和吸收。
这里的膨化,是利用相变和气体的热压效应原理,使被加工物料内部的水分迅速升温汽化、增压膨胀,并依靠气体的膨胀力,带动组分中高分子物质的结构改变,从而使之成为具有网状组织结构特征,定型的多孔状物质的过程。
由此可见,膨化技术属于物理加工技术,只是改变原料的外形、状态和原料中的分子结构。膨化技术不仅改善了口感和食味,而且对于谷物和原料自身营养成份的保存率和消化率比较高,食用方便还易于储存,还可作为对主食膳食营养的补充。
据记者了解,当把粮食置于膨化器以后,随着加温、加压的进行,粮粒中的水分呈过热状态,粮粒本身变得柔软,当到达一定高压而启开膨化器盖时,高压迅速变成常压,这时粮粒内呈过热状态的水分在瞬间汽化而发生急剧膨胀,巨大的膨胀压力不仅改变了粮粒的外部形态,而且也拉断了粮粒内在的分子结构,将不溶性长链淀粉切短成水溶性短链淀粉、糊精和糖,于是膨化食品中的不溶性物质减少了,水溶性物质增多了。
膨化技术可以使淀粉彻底α化,已经变成的α淀粉,经放置后也不能复原成β淀粉,于是食品保持了柔软、良好风味和较高的消化率,这是膨化技术优越于其它加工方法的又一特征,它为粗粮细作开辟了一个新的加工领域。
膨化食品可分为四类
据食品专家介绍,按膨化加工工艺,膨化食品一般可以分为以下四类:
一、直接挤压型膨化食品:以谷类、薯类或豆类等为主要原料,经挤压机挤压,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利用机内外的压力差,使产品膨化而制成。如薯条、荷兰豆、红脆豆、麦醇、汉堡球等。
二、焙烤型膨化食品:以谷类、薯类或豆类等为主要原料,经焙烧、焙炒等加热方式膨化而成。如鲜虾条、芝士条、米饼、脆衣花生。
三、油炸型膨化食品:以谷类、薯类或豆类等为主要原料,经食用油煎炸膨化而制成。如用离芯机去除多余的油脂可最大限度减少产品内的油脂含量。如鲜虾片、玉米卷、嗲得薯片、洋葱圈等。
四、其他型膨化食品:以焙烤型或直接挤压型膨化食品为坯子,用可可制品、酱料或果仁等辅料夹心或涂层而制成。如可可甜心、粟米条、巧滋圈、燕麦乐、米稻佳等。
此外,膨化食品多以各类谷物(如玉米、小麦、全麦、燕麦、大米)、豆类(如荷兰豆、红豆、鹰嘴豆)、薯类(如马铃薯、红薯、紫薯)为主要原料,可添加相当比例的天然辅料(如鲜虾粉、洋葱、海苔)、优质食用植物油、各类调味料、添加或不添加糖、盐等辅料精制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