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疾控中心最新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浙江部分产品中的铅、镉等重金属含量出现超标。高暴露水平下,铅、镉的摄入存在一定的健康危害风险。
浙江省疾控中心理化与毒理检验所的专家在对浙江11个地市的谷类、蔬菜、水果、水产及制品等14大类食品中的铅、镉含量进行了监测。结果显示,蔬菜中铅含量超标率较高,而另一种同样影响人体健康的重金属镉,则较多存在于水产品中。
研究专家在对5478份食品进行铅含量监测后发现,大约有1%的食品被测出铅含量超标,蔬菜类食品的超标率最高,为2.72%,其中土豆、茭白、竹笋、莲藕等茎类蔬菜的超标率更为明显,达到4.29%。谷物和水产品的超标率较低。
而在接受镉含量监测的5387份食品中,镉的平均加权超标率为3.8%,其中水产品超标率高达17.9%,蔬菜类的超标率较低,而谷物中则未检出。
“受地理自然条件的影响,浙江省居民对水产品的偏好明显,尤其在高暴露人群中,镉的摄入量是安全值的3.2倍。”该课题的第一作者、省疾控中心理化与毒理检验所食品检验科科长吴平谷说,对较多摄入水产品及高暴露人群而言,存在一定的健康危害风险。
吴平谷分析认为,土壤污染和养殖水体污染或是造成蔬菜和水产品重金属污染的原因,“而生产企业排放则是导致土壤和水体污染的主因。”吴平谷说,企业排放的重金属物质污染土壤和水体,被农作物和水中生物吸收,进而通过膳食进入人体,当蓄积量达到一定程度时,将对健康造成影响。
据了解,铅和镉是对人体危害较大的两种重金属,主要来源于土壤、工业“三废”以及食品加工和包装,这些污染物进入食品后造成食品中重金属含量超量。其中铅可引起造血、泌尿及神经系统损伤,甚至影响胎儿和婴幼儿的智力发育和行为;镉则主要损害肾功能、骨骼和消化系统,长期摄入会引起骨痛。
专家由此呼吁有关部门加强对潜在污染源,尤其是该地区食品中重金属铅和镉安全风险的监测;并建议居民合理减少高污染食物的摄入,均衡食物摄入量和类型,同时,积极开展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和食品污染源调查分析,尽最大可能降低食品中重金属带来的健康风险。


揭秘印度生意最火爆的代孕工厂
虫草中添加“伟哥”?专家称无检验依据
火锅、小龙虾越吃越想吃? 地餐馆调料检
实拍妇科实习全程:女人越漂亮越容易得
英女子得了“睡美人症” 每天清醒两小时

别对疾病的小信号视而不见
美容觉可以改善脸色 打鼾却让你老丑笨
盘点乳房太大对女人带来的健康危害
罂粟壳吃了有什么感觉
英国脱欧,对我国营养保健产业的影响
雾霾下的自救方案(2017版)
萨德对中国保健食品的进出口有何影响
日本核辐射地区生产的食物吃了怎么办
H7N9病毒中话鸡肉 产业安全促发展
长三角营养保健产业联盟信息专报(3.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