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要从1小时前说起……
一小时前,王先生在家里因为需要制作一个东西,就让妻子帮忙扶一把,不曾想一榔头下去,立马有东西飞出并直直地飞向她的左眼。
妻子本能地捂住眼晴,可是一切已晚,惨叫声下,血水直从指间流出。王先生慌了神,一边联系医院,一边找到了剩余的残片,但是那残片再也不能拼凑成完整的环形了。
经过医生一系列的检查发现,陈女士左眼视力只剩光感,眼球破裂,俗称“黑眼珠"的角膜裂伤了一半,关键是眼球内还闯进了个不请自来的大家伙:一段长达1.5厘米的磨砂片。
浙江省人民医院眼科的专家们立马展开了治疗......
一切术前都准备妥当,主刀的是我院眼科主任、眼外科专家吴苗琴教授,她的助手是擅长眼底外科的主治医师刘辉,她们合力为陈女士做了手术。手术从下午三点半进行到晚上八点半,整整进行了五个小时。
与其说这是一场手术,不如说这是一场与黑暗之神的较量。
为了尽可能减少手术创伤保全视功能,吴主任采用了现代微创显微手术,在首先摘除因外伤破碎浑浊的晶状体后,开始取异物。异物磨砂片长1.5cm,快接近眼球外部横径2.3Cm,又没磁性不能用吸铁石吸,它躺在眼球内底部紧挨着视网膜,宽3mm的横径还让显微异物钳也一筹莫展。
每一次的轻微搬离尝试它尖尖的锐角都严重威胁着视网膜,都可能导致医源性视网膜裂孔、出血、黄斑损伤,严重威胁着术后的视力……
一次次的有惊无险,一次次的方案调整!最后终于在医生们不懈的努力和精细的操作下,异物被轻巧地侧过了身子,相对窄的侧身让异物钳也有了用武之地,异物顺利抓牢并取出。
在术中手术显微镜下,医生们还逮住了另外一个蒙混进去的细小异物——一根长约0.5Cm的睫毛。接着又修补了角膜穿通伤伤口。
术后第一天,陈女士揭开纱布,欣喜地看到了医生检查的手指。
吴苗琴主任说:“陈女士真是不幸中的万幸,如此巨大非磁性异物最终顺利取出,不仅让患者保全了眼球,还保留了视功能,实属不易。“
目前伤者术后状况良好,但还需注意感染和交感性眼炎的发生。
眼外伤是眼科致盲疾病的一大类。眼外伤除了会导致伤眼的视力损伤甚至失明,还有可能引起健侧眼交感性眼炎,如处理不及时或不当健眼一样也会导致失明。
近期天气转热,工厂作业区的大风扇开始启用,门诊的角结膜异物明显有了增多趋势,因眼外伤住院手术的病患数也在增加。
许多患者致伤都是缘于对安全防护措施的掉以轻心和侥幸心理,作业时不戴防护镜,违章操作等。专家提醒工友们:安全作业,珍惜眼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