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由西向东型研发
1992年,美资WILDO在中国市场第一个引入美国冰茶(果汁红茶)及其他果汁品类饮品,在成熟市场证明是成功的,可以移植到新市场,但不能百分之百复制,仍需根据新市场消费者的接受情况调整。西方的科学技术水平尤其是美国要高于东方,消费品的产品开发也是如此。所以作为企业战略人员需有国际视野,要关注西方的消费品的发展。一般消费品的流行呈“由西向东,由南向北”的规律。
2.技术创新型研发
1997年,美资凯力德KASER牌在中国市场首次创新研发出悬浮大果粒果汁,使企业扭转亏损并在餐饮业获得迅速发展。分析一个渠道,要不断关注消费者的感受,除了产品包装的颜值,还要让消费者见到天然的真实存在以及产品文化价值。所以企业的产品如何满足不同时代消费者的内心渴望价值,是企业投放产品的重要研究内容。
3.侧击颠覆型研发
2003年,中国市场第一个策划并研制常温保存聚酯塑碗装营养八宝粥马口铁罐装产品。由小钢铁转行的新创食品企业——唐山聚首公司,在无食品经营经验的情况下创造了常温碗装粥品的第一品牌。铁罐装的大型粥品企业在流通市场因为多年的竞争,利润已经被压低,而塑碗粥以更低的价格使其无丝毫还手之力,同时又不能上马塑碗粥而影响铁罐产品的利润。其他中小企业跟进塑碗粥品也因存在技术难度而无法及时跟进,这就给了企业一个红海中的蓝海市场。
4.时机借势型研发
2002年,南方市场新秀花生牛奶获得成功,绿宝露企业及时研发、抢先在我国北方市场上市,并通过露露渠道迅速铺货赢得北方市场先机。企业从此迅速发展,成为当时北方蛋白饮料的知名品牌之一。密切留意一些大中型企业的产品开发动向,一旦发现有产品在局部市场试验成功,就可以及时在本区域进行投放,这是中小型食品企业降低研发风险的有效手段。当对手发现,开始渗透或进攻时,企业的关键竞争资源是否能够阻挡并克制对手,是最终成功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