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为台州市保健食品生产大县。近年来,天台市场监管局通过实施“222”行动,积极作为,精准帮扶,扎实监管,有力促进了辖区大健康产业发展,极大提高了特色经济区域竞争力。目前,台州市所有在产的保健食品均在天台,全县生产企业数量和文号数量占台州市的60%以上。全县铁皮石斛产业近三年产值均超10亿,居全国县域之首;全国唯一将乌药研发成保健食品,天台乌药已列入“第九批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预计到2019年,将覆盖全县种植面积1万亩,带动农户种植3000户以上。
一、两面引导增动力,营优产业发展“天台环境”。一是政策扶持推动。自2015年起,协同相关职能部门积极向县政府推动出台相关奖扶政策,明确“对新取得保健食品(国食健字)批准文号的,每件给予一次性20万元补助。”2017年,应法律法规变化,推动县政府拟增加保健食品备案奖扶政策,其中每例奖扶10万元。目前,全县4家保健食品生产企业拥有14个保健食品文号,3家文号持证企业拥有4个保健食品文号。2015年和2016年,全县共有3家企业的4个产品获补80万元。二是监管指导推动。针对全县保健食品企业除有保健食品生产许可外,每家企业或有药品、或有普通食品生产许可等的复杂情况,以促进大健康产业企业提升壮大为目的,因地制宜,实施“一企一品一案”,充分发挥部门监管指导职能,积极介入引导,严抓原料采购、生产过程和出厂检验环节等关键控制点,科所联动或科室协作,开展对保健食品生产的全程监管,将监管从产品标签标示延伸到公司网站宣传,从产品本身宣称合法性延伸到原料的功能宣称,营造公平公正的生产经营环境。近三年,已规范产品标签4例、规范网站产品宣传16例。
二、两手培育提实力,打造产业发展“天台名片”。一是抓产品研发成果。着力提升产品研发水平,协同县生物医药协会整合企业产品研发力量,加强同省中药研究所等科研院校合作,正在研发或试制的产品达10余个,今年,仅与省中药研究所就合作研发了中药村保健食品6个。同时,针对相关企业踊跃申报文号的实际,积极予以引导帮扶,每年都有新文号获批。2015年,辖区企业新获批保健食品3例;2016年,在国家局放慢注册产品许可进度的情况下,获批保健食品1例;至目前为止,已在申报文号注册的16个。二是抓品牌质量提升。对具有天台特色的产品以及具备一定生产规模、市场潜力大、发展前景好的商品,引导申报注册商标;对具有发展潜力、竞争力强、市场占有率高、创牌意识强的商标企业,引导申报省市著名商标和中国驰名商标,不断提高行业企业商标品牌的档次和水平。目前,全县行业相关注册商标达140余件,省市级著名商标各1件,省级名牌产品1个,省级地方标准2个,天台乌药为地理标志产品。
三、两个服务激活力,做深产业发展“天台优势”。一是强化事前事中服务。针对2016年7月1日起施行的《保健食品注册与备案管理办法》对保健食品注册要求进度有较大变化的实际,该局及时做好新法规的宣贯工作,并于2016年上半年帮助企业把符合条件的7例试制产品在7月1日前进行送检,缩短了企业产品的申报周期。同时,自2013年集中许可换证后,针对企业发展规模扩大等实际,主动深入地服务好企业生产条件变更。如2016年有两家企业要搬迁新址,该局提前介入指导,在厂区布局、生产车间建设等方面出谋划策,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做到在申报许可前精准帮扶,申报许可后第一时间联系确定检查时间。最终,两家企业均一次性通过省级许可检查。二是强化后续跟踪服务。一方面,立足县域实际,对行业企业进行定期、不定期走访,实施针对性帮扶,积极帮助解决企业发展实际问题,做好后续跟踪服务。同时,为达到监管资源和服务效果最优化,根据对各企业风险研判和以往检查情况对生产企业实施差异化监管,加强重点企业在日常监管、省市局飞行检查后发现问题的跟踪整改,进一步加大走访频次,促进企业提高质量管理水平。共累计上门走访相关企业达500余人次,现场咨询和帮助解决各类实际问题30多个。